红顶商人胡雪岩1
世阳聊过去
2024-08-28 13:25:35
胡雪岩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了。他是安徽绩溪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徒步百里到杭州,进了一家钱庄当学徒。他头脑活络,善经营,很得钱庄老板的信赖,胡雪岩真正发迹是从结识了左宗棠才开始的。左宗棠与李鸿章,张之洞同为洋务派名臣,他精通兵法,是东南海防和收复新疆的第一重臣。1862年,胡雪岩因机缘攀上时任浙江巡抚,正在跟太平军作战的左宗棠,此后20年里一直当他的采运官,为之筹措钱粮、军饷,成了后者的“钱袋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胡雪岩的财富惊人地暴增。他依仗左帅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成为信用最好,实力最强的徽商钱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拥有土地万亩,在短短20年内一跃成为全国首富。他商业直觉超众,注重诚信,为人圆滑,处世周全,在狠狠赚钱的同时还深得朝廷信赖,被授布政使衔江西候补道,从二品顶戴,还是清朝300年唯一一个被赐穿黄马褂的商人。胡雪岩从容游走于商场、官场之间,挟官势而谋私利,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有“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
在1882年,早已名满天下的胡雪岩面临着事业上的一次重大抉择。他手握1000万两以上的巨额现银,是去办洋务,还是倒卖生丝,竟一时踌躇。
胡雪岩对洋务并不陌生。1868年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局的时候,所有购买外商机器,军火事务便都是由胡雪岩一手操办的。在马尾的中国船政博物馆,开门可见三尊铜像,分别就是左宗棠、沈葆桢和胡雪岩。他显然看到了洋务事业的巨大“钱途”。1882年1月,他给恩公左宗棠写信,表示愿意出资,独力建设长江沿岸电报设施。他说自己为此可动用的资金在1000万两以上。这笔钱之巨大,慈禧太后修颐和园以及左宗棠率领千军万马进军西北也不过花了这个数目,它在当时几乎可以买下李鸿章过去10年所办的全部洋务企业。可是,最让胡雪岩费思量的是官场上微妙的人事格局。左宗棠与李鸿章同为洋务派重臣。可是,左宗棠是湘军系统,李鸿章则自成淮军一脉,两人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当时主管洋务的却是李大人,这让深谙官场门道的胡雪岩十分迟疑。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与李鸿章的“钱袋子”盛宣怀的关系就十分微妙,盛宜怀在创办招商局时曾亲笔写信恳请胡雪岩入股,胡雪岩爽快答应,然而,几万两股份却始终没有到位,这让盛宣怀怀恨终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