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新布局

新浪财经 2024-08-25 10:55:0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周密部署。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助于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升核心竞争力

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前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圆满收官,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站在新的起点,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是关键,尤其是前瞻性布局新质生产力。《决定》提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弛认为,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大潜力。不少央企在特定领域内有长期的技术基础和积累,技术研发正不断向前沿突破。未来央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颠覆性创新研究,开展更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有利于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2023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1%,按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这一比重到2025年要达到35%,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布局新赛道。与此同时,国企在传统产业领域布局较多,需要利用新技术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明晰功能定位,优化布局

《决定》指出,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推动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促进公益类业务的分类核算,做好企业内部分类核算和考评,更加科学地衡量各级企业的效率和贡献,推动企业坚定服务国家战略、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同时继续在企业内部考核中充分体现经济增加值指标,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这些年,国企整合重组步伐加快。“南北车”重组,宝钢“牵手”武钢组建中国宝武,中远中海运重组……国企重组改革也为打破垄断创造了条件。《决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部分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于其资源的垄断性,因此需要更强调市场化经营,以市场化改革促进垄断资源优化配置。《决定》明确,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能源、铁路等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长期以来,这些领域国资规模巨大但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部分行业还可能利用其垄断优势随意扩张。专家分析,接下来要对垄断环节与竞争环节进行分离,加快竞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竞争激发国有经济的强劲活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企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是今后5年国企改革的一条主线。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深化改革就要动真碰硬,敢闯“深水区”。着眼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使国资监管效能切实增强。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要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强化章程管理,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党组)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深化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认为,考核指标应紧密围绕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承担的重大任务,确保考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涵盖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还将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强化政策协同,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各类监督力量的贯通协调,把出资人监督问责与干部考察任用、纪检监督执纪等结合起来,做强监督力量,建立穿透监管“纵向到底”的制度,让监督真正“长牙”“带电”,形成刚性约束。

半月谈记者:毛振华/编辑:李力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5期内容

0 阅读: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