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了自己的照片后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拍出的照片会有

另子维好故事 2024-08-23 20:02:20

毛主席看了自己的照片后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拍出的照片会有这么好看。” 毛主席真是太谦虚了。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于6月21日,中央党政机关撤出瓦窑堡,于7月初抵达保安县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打算给毛主席夫妇拍摄几张照片,当时贺子珍的肚子微微鼓起,看起来已经怀孕数月了。 毛主席到达保安的第三天,也就是7月13日,毛主席答应了斯诺的拍照请求,于是站在窑洞前让斯诺拍照。 可是斯诺犯了难,因为他拍照是要发表的,刚刚结束长征的毛主席头发很长,似乎很长时间没有打理了,蓬头垢面的样子形象不好,十分憔悴,斯诺简单整理后,决定还是不太好,认为毛主席应该戴一顶军帽。 恰好,斯诺有一顶后勤部刚刚发给他的新军帽,他想让毛主席戴上试试,果然,毛主席戴上后好多了,斯诺先是买了一张,于是让毛主席微微侧身,斯诺按下了快门键,于是便有了这张宝贵的照片。 1937年1月25日,美国《生活》周刊刊登了毛主席的这张照片,这是斯诺写的一篇报道,他写道“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头颅值25万大洋”(来自敌人的抓捕悬赏的话),旁边还有贺子珍,对贺子珍的注释是,这位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妻子。 于是,这张宝贵的照片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照片,从时间上看,毛主席当时40出头,正是中年旺盛时期。 而关于这张照片和斯诺先生,还有很多故事。 第一,这张照片1937年毛主席看见时,曾感叹地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拍出的照片会有这么好看。”毛主席在革命年代其实留下的照片有很多,大多数都是集体照,也有和工作人员的合影,大家对毛主席的夸赞都是,毛主席平易近人,看起来非常和蔼,但是从来没有人夸过他帅气,因为毕竟周总理是个美男子。   第二,而原照片,一直被斯诺先生收藏着,一直到1975年,斯诺来的夫人来到中国,把斯诺收藏了半个世纪的这个毛主席带着军帽的照片,交给了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邓颖超最后把这个宝贵的照片,送到了国家博物馆。 而关于斯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如果没有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毛主席也不会在1937年就被全世界知道,名扬天下。   埃德加・斯诺于 1905 年降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曾从事过农民、铁路工人以及印刷学徒等职业,大学毕业后投身新闻领域。1928 年,在中国大革命处于低潮之际,他抵达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以及《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走访了中国的主要城市以及东北等地区。 在斯诺眼里,他认为毛主席的眼神里有光,多年以后,斯诺依然记得,在毛主席与斯诺交谈之际,贺子珍常常坐在一旁。毛主席往往盘膝而坐,后背倚着两只公文箱,点燃一支香烟,缓缓讲述。 当毛主席谈及他的童年与青年生活时,斯诺充满兴趣。对于毛主席的经历以及党内的一些斗争、发展状况,有很多是他此前从未听闻过的。对于一般人而言,与领导合影会感到十分拘束,担心领导眼中有 “杀气”,但毛主席却不同。 曾经与毛主席合过影的同志表示,毛主席的眼神给人的感觉很独特,总让人觉得毛主席的眼神里有光,仿佛他的心中一直装着人民群众。

0 阅读:55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