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递上奏折:新疆偏远,不要也罢!左宗棠听后气得直哆嗦:“166万土地,哪能不要?”“慈禧长叹一声:“我朝手里没钱啊!”左宗棠腾地一下站起来:我哪怕去借,也要把新疆收回来! 左宗棠晚清军事重臣,嘉庆十七年生人。其父只是个教书匠,家境不说贫困,也合一般,所以他自幼便勤学苦读,只求他日能改善家庭。 道光七年他初次参加府试,就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那年他才十五岁。 在沉淀了五年之后,他又参加乡试,然而这次他的运气差了些,仅以“搜遗”中第,后来的会试,更是三次不中,这让未经历过波澜的左宗棠,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但他并未从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加苦读儒家经典,且涉及军事方面。后又参加会试,然而依旧不中,他索性回家教起了书,这一待便是八年。 期间发生了鸦片战争,他很是气愤,然而国家衰弱,非一朝可以改变,于是他提出“更造火船,跑船之式”等方针,然人微言轻,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爱国之心。 但是立志救国的林则徐,发现了左宗棠,感觉这个人很是不凡,于是便约见了他,在交谈了一番后,林则徐竟称赞他为“不世之材。”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左宗棠终于迎来了他的人生转机,在林则徐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守卫长沙的差事,太平天国的大军围攻了三个月,都没有拿下长沙,左宗棠可谓占了很大的功劳。 之后几年时间中,左宗棠又多次参加平叛,先后立下无数功劳,凭此他竟然从赋闲在家的举子,一跃成为闽浙总督,官居一品大员。 后来捻军起义,他又率军镇压,当时满清政府除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可谓无人能盖过他的锋芒。 1871年新疆各地反叛,且沙俄趁清廷无力西顾之时,侵占我国伊犁。朝廷得知以后,很是犹豫要不要出兵, 因为彼时各地义军刚平叛不久,且洋务运动又正在推进,哪都要钱,直到后来新疆近乎全面失陷后,这件事才被重新提上日程。 1875年作为洋务运动的,实际领导者李鸿章,就建议不要打这一仗,他的理由时,朝廷的心腹之患是东南沿海的洋人,目前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才是最关键的,新疆偏远之地,舍弃也罢。 左宗棠看见李鸿章如此发言,很是气愤,直接说道:“新疆土地之广、矿产之足、战略之重,如果轻易舍弃,则中原近年必危。且新疆与国家一脉相承,岂能眼看国家分裂?” 当时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已经是慈禧太后了,她虽然不支持李鸿章,但碍于国库空虚,同样不能支持左宗棠,所以她只是说:“国家连年征战,府库钱粮殆尽,你若有法子,自己筹钱去吧。” 左宗棠见慈禧如此发话,很是激动,只要能同意他出兵平叛,钱就是卖棺材也要弄来,于是他连忙表态说,只要是能收复新疆,他可以钱粮自筹,不用朝廷给予,慈禧喜见如此,于是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虽说慈禧刻薄,但也知道新疆的重要性,还是给他下拨了五百万两白银,然而对于数万大军出征,且是远行西北,这些钱只能说杯水车薪。 但左宗棠好友胡雪岩听说后,便直接给他进行了捐款,要知道胡雪岩可是晚清首富,在他的帮助下,左宗棠于次年筹措好军需后,就开始抬棺出征,马踏西北。 当时左宗棠虽说已经六十有五,但指挥作战的能力,依旧顶尖。在他的努力下,仅仅两年时间,便收复了新疆多数土地,逼得沙俄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 1881年沙俄碍于左宗棠态度强烈,终于同意归还了伊犁等地,虽然清廷仍割让了部分领土,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好的结果了。 时至今日,新疆还在中国的版图中,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左宗棠,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想要从帝国主义口中夺食,不可谓不难啊,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每每读到这两句诗,总是联想到一个六十五岁的老者,抬棺出征的画面,明知前路崎岖,但还是一往无前,这是何等的悲壮啊!
都是中堂大人,眼界一个天一个地
左公千古
李鸿章是买国贼,如今有买国贼跟他翻案
李就是大汉奸
没钱打战,有钱建园子
万幸啊,不然去新疆还要办护照
胡出了军费就被李系搞破产了.
左宗棠大功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