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和群里卖房的朋友们交流了一下,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的房子,都卖给了上海人。
这些房子覆盖的总价段很广,从300万到1500万总价的都有。
💡这个信息,解开了我对最近上海各板块房价的一些疑问。
老上海比较认的地段,近期的成交价居高不下。
比如南京西路站上盖的静安四季苑,1房的成交价,居然达到1100多万
这个价格,相比2022-2023年的最高点,仅有10%不到的回撤。
老静安其他房子,挂牌价也很硬气。
😺还有隔壁黄浦区的人民广场板块,群里的朋友,就以1500多万,卖掉了一套普宅2房,黄浦本地人买的,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
上海人做生意的少,很少有人手握上千万的💰,买房都得靠置换。
1500-2000万总价,基本就是上海人置换链条的最上层。
对应的是老静安、黄浦的这些老的标杆盘,也是很多人的Dream house,会从别的区置换过来。
各个板块之内,也有自己的置换链条。
🤔小克勒发现,一些上海人占比很高的Local板块,比如杨浦区的周家嘴路、黄兴公园,普宅商品房的成交价也很坚挺,相比最高点的跌幅在10%以内
❓为什么这种价格,还有人在买?
因为上海人买房看的是资产,而不是收入。
收入20万的上海人,买1000万的房子也是很正常的。两套500万的老房子一卖,买房款就有了。
527新政之后,成交量大涨,消化了很多了老破小,置换链条被打开了。
在2023年以后,居民新增贷款大幅📉
受影响较小的,就是上海人购买力占主导的房源:
①老静安、黄浦、徐家汇等传统认可度较高地段的商品房;
②老公房密集区域里的商品房
💦新上海人购买力占主导的一些区域,例如浦东、大虹桥、松江,明显感受到寒意
❓所以,如果现在要买房的话,应该摸着上海人的置换链条,寻找那些处于上游的房源,而避开新上海人购买力为主的区域吗?
❌且慢。
筹码只能影响短期的行情。
房产的长期价值,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资本化率/租售比/横向纵向比较性价比)
上海人买房虽然没什么杠杆,但也会讲究性价比。
打个比方,前面提到的,黄浦本地人1500万买了人民广场的普宅两房。
其实,小克勒早就挖掘到地段、品质都差不多小区的2房,最后成交只需800多万。
👉后续,笋盘房源越来越普遍的话,持有高价房源的上海人(无贷),也会考虑卖掉手里的房子,换一套差不多的房子,还能套出来一大笔钱。
届时,房价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
限售政策放开试试
说什么呢。那么市区老破小谁买的让他们可以置换呢?老破小就是外地人落地第一站啊
静安四季好贵啊
高房价是最强避孕药!房价越高的国家,出生率越低。1991年日本的人均收入比现在的中国还高了几倍,中国做得好的话,将来出生率就像日本,做得不好的话,出生率比现在的韩国还低。
外地人没资格买[呲牙笑]
请问这个数据图意思是,24年成交量大于同期23年?纯提问哈,感觉24还不如23呀
认知偏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