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驻美大使胡适接到了罗斯福的电话,罗斯福表示日本已经开始攻击珍珠港,听

阿明聊历史 2024-08-20 16:47:36

1941年,驻美大使胡适接到了罗斯福的电话,罗斯福表示日本已经开始攻击珍珠港,听完这话的胡适不但没有着急,而是露出了一丝窃喜,这是为什么?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2021.11.29文史|苦撑待变:胡适四年驻美大使经历,学海网--胡适的学者外交) 1938年,胡适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成为中国驻美大使,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胡适一直以来都是以学者和思想家的身份为人所知。 然而,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在美国的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 胡适到任后,立即投入到繁忙的外交工作中,他深知,要获得美国的支持,光靠传统的外交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演讲活动,这位学者出身的大使,用他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演讲技巧,在美国各地的大学和公共场合发表演说。 他的演讲不仅阐述了中国抗日的正义性,还深入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共通之处,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 这种独特的"学者外交"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短短几年间,胡适获得了27个荣誉博士学位,这在当时的中国外交官中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胡适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美国学术界对中国抗日立场的支持,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胡适过于注重个人声誉,忽视了实际的外交工作。 但事实证明,胡适的这种方式为中美关系的改善铺平了道路。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美国政府对于援助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的,胡适深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管齐下。 他一方面不断向美国政府游说,阐述援助中国抗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国际关系的杠杆。 胡适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信,希望英国能够向美国施压,同时他还联合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劝说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 在美国国内,胡适也没有闲着,他组织和参与了多次游行示威活动,让美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抗日斗争,激发他们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 胡适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开始向中国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1939年,美国同意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桐油贷款,这笔贷款虽然数额不大,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次年,在胡适的继续努力下,美国又向中国提供了滇锡贷款,这些贷款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物资支持。 然而,外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胡适在任期间,与时任行政院长的宋子文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宋子文试图控制所有的外交事务,这大大地挤压了胡适的外交空间,更严重的是,宋子文多次向蒋介石建议撤换胡适的大使职务,这种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无疑给胡适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如此,胡适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他继续坚持自己的外交理念,努力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他的坚持最终在珍珠港事件后得到了回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当天,胡适接到了罗斯福总统的电话,告知他这一重大事件。 这个电话不仅体现了胡适作为中国驻美大使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变。 珍珠港事件后,胡适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迅速行动起来,在美国西海岸发表了一系列演说。 在这些演说中,胡适强调中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鼓励美国继续战斗,并表达了对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心,他的话语不仅鼓舞了美国民众,也让他们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 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十天后,也就是1941年12月17日,胡适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这个生日对他来说格外特别。 他在华盛顿度过了这个"最高兴的一个生日",这份喜悦不仅来自于个人的庆祝,更源于他看到了中美关系的重大转变,以及中国抗日事业的光明前景。 随着美国正式加入反法西斯阵营,胡适感到欣慰,他认为,中国获得更多援助的希望终于变大了,他多年来的"苦撑待变"策略,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然而,胡适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深知,战争还远未结束,中国和美国还面临着长期的艰苦斗争。 在完成了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后,胡适开始考虑自己的去向,1942年8月,他卸任了驻美大使的职务。 随后,他收到了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邀请,这个职位无疑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位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胡适拒绝了这个邀请。 胡适选择回到了他最熟悉和热爱的学术界,他说:"我决不要干此事,我是一个有病的人,只希望能留此余生,做完几件未了的学术工作,我不能做应付人、应付事的事业了,"这个决定充分体现了胡适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

0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2024-08-21 07:39

    胡适听到日本攻击珍珠港高喊三声万岁,听说日本被原子弹爆炸哭了三天,说太不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