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 酱釉开窗青花人物故事纹大罐 一件
尺寸:高26.9厘米,,腹径34.6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20厘米罐净重5895克(11.79斤)。
品相:完美全品。
元 酱釉开窗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人物故事纹大罐一件,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元代景德镇窑的酱釉就极为稀少,元代纯酱釉瓷有仿宋代漆器之作。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
该瓷器有款识铭文:徽州路祈山县张氏裔孙名文进、同妻携子女尉迟恭救主一套,祈保张氏祖祠宗风永、合家清吉、子女平安!祖祠博□第堂前打供,至正八年秋月吉旦。
元青花加酱釉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双开光,一个开光画的是单雄信单骑追赶段志玄,单雄信勇猛杀来,另一个开光画的是战败的段志玄回头逃跑的画面。画面中头戴束发冠,身着战袍,手持长柄叉,已露败迹的骑马战将为唐将段志玄。驱马追杀者,头戴凤翅盔,着甲束袍,双手持矛,为单雄信。这个罐只画有段志玄和单雄信,应该还有一个罐画的是尉迟恭和秦文李世民,两个罐一对成套故事才完整,另一个罐我没有。也许早在600多年的历史中早已不复存在了。
此是元代至正八年景德镇窑酱釉开光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人物故事纹大罐一件,酱釉加青花,此乃元青花中的罕稀品种,非常少见,画工流畅,人物生动,青花发色好。他,器形规整,釉彩发色稳定。釉质滋润微有玻光。胎体坚密,釉彩清亮明丽,釉水好,釉水质地肥厚,釉层凝厚如膏脂。酱釉滋润,釉色莹润,施釉均匀,釉面光润细滑,抚之如玉。酱釉和青花、酱釉和白底之间过渡自然。以青花开光绘制人物故事图,青花纹饰与通体酱色形成鲜明对比,极为美观。元青花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元杂剧。
他,通体施酱釉,开光以青花绘人物故事纹。造型敦厚古朴又不失大气。酱釉开光青花瓷器,在清康熙时有级少量存世,明代也极为罕见,清乾隆就少见了,清代中期、清中晚期、民国时期有较多仿制,元代的酱釉青花,就极为罕见了,此A物属罕稀之釉器,元青花本身就很罕见,加酱釉就是稀中之稀了,酱釉青花瓷,属康熙的最为成熟美观,没想到元代酱釉青花瓷居然如此精美,工艺如此之高,除胎外,酱釉釉水釉色、宝光、青花、温润、美观、漂亮、工艺精悍的程度都比后世的康熙的酱釉开光青花毫不逊色。
本品造型简洁而优雅,端装而含蓄,隽永淡恬,静穆滋润,为元代青花和酱釉结合的佳作。该罐胎体厚重,有明显接坯痕。平底浅圈足,胎质较疏松,颗粒状明显,底有明显旋坯痕。青料浓艳,有黑色结晶斑,青花发色青翠,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特征鲜明,衣纹用笔潇洒自然。我们从、胎骨、青花、钴料、发色、釉彩、老化痕迹、使用痕迹、手工接胎拉坯工艺、柴火窑烧制特征、绘画风格都可看出是元代古瓷真品,此物是件开门到代的元代老窑古瓷,是古瓷收藏家、或元青花专项收藏家们梦寐以求之稀有之器。
此器带明确纪年款“至正八年秋月吉旦”(至正是元顺帝期间的一个年号,至正八年,应该是公元1348年,距今673年)。该罐极为珍贵稀有,真是一件元代稀有工艺叠加之标本器物。上面的青花款识,苏麻利青的晕撒无法辨识所有的题识,即使题识和博物馆元青花的题识、纹饰有雷同,是属正常古瓷现象,古人造瓷,同一题识和纹饰是正常的,元青花象耳龙纹瓶也有一样纹饰一样题识的象耳瓶在其他著名博物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