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临终前吩咐坐弟子说:”我命终前请在帐外念佛,但亦不必多念。命终后勿动我体

阿智通鉴 2024-08-17 12:06:31

弘一法师临终前吩咐坐弟子说:”我命终前请在帐外念佛,但亦不必多念。命终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八小时后,不必擦体洗面,随身衣被裹了,送往后山坳中即可,历三日有虎食我最好,虎不来则就地焚化。化后再布告周围,万不可早通知。”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艺术和宗教两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880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富裕家庭,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仿佛预示了他日后与佛教的深厚缘分。   年轻时的李叔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精通音乐、绘画、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他创作的歌曲《送别》至今仍广为传唱,他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列入国家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李叔同还是中国最早的油画家之一,他的油画作品《半裸女像》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幅人体油画。   李叔同在艺术领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在音乐教育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05年赴日本留学后,他回国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开设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音乐课程。他编写的《音乐教科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的音乐教材,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39岁的李叔同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出家为僧。这个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目睹了人生的无常,或许是因为他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想要寻找更高的精神境界。   无论如何,这个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许多人试图挽留他,但李叔同的决心已定。   1918年7月13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从此,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艺术家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涯。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专注于佛学研究,尤其是对南山律宗的研究和弘扬。   他著书立说,四处讲学,对近代佛教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佛学著作《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律学要略》等,至今仍被佛教界广泛引用。   弘一法师还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曾多次前往各地寺院,抄录濒临失传的佛教典籍,为保存佛教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推动佛教现代化,主张佛教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过着极其严格的修行生活。他严守戒律,生活简朴到了极致。   据说,他常常一件僧袍穿十几年,补了又补。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忘利用自己的艺术才能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做贡献。他的书法作品常被用于寺庙的匾额和碑文,成为了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晚年的弘一法师主要在福建泉州修行。尽管身体日渐衰弱,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和严谨的修行态度。他常常告诉弟子们:"学佛要老实,要谦虚。"这句话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享年63岁。在临终前,他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这既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不舍,也体现了他对即将见到佛陀的喜悦。这种对生死的豁达态度,正是他多年修行的结果。   按照他的遗愿,弟子们将他的遗体送到后山焚化。然而,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在火化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舍利子。   在佛教中,舍利子被认为是高僧大德修行有成的证明。这一发现引发了社会的轰动,更加坚定了人们对弘一法师的敬仰。   弘一法师的一生,既是一部精彩的艺术史,也是一部感人的修行史。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艺术即人生,人生即艺术"的理念。他的出家不是对艺术的背离,而是将艺术升华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诚和坚持。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弘一法师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艺术、信仰和人生的深刻内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阅读:2162
评论列表
  • kkcc 31
    2024-08-17 23:38

    无情无德,有什么?

  • 2024-08-18 18:23

    修成正果了吗

  • 2024-08-18 15:27

    只要火化温度合适 人人都有舍利子。火葬场可以开展此项业务 烧舍利子 代穿手链 项链 很贵哦🙄

  • 163 7
    2024-08-22 15:24

    一代高僧,万世景仰!阿弥陀佛[祈祷]

  • 2024-08-23 14:26

    阿弥陀佛

  • 2024-08-18 11:38

    出家不要老婆了,老婆很好的

  • 2024-08-23 12:23

    活通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