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国时期齐国古墓中出土的贝壳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类似贝壳画在先秦时代

鲸鱼铲史官 2024-08-13 13:24:14

这是战国时期齐国古墓中出土的贝壳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类似贝壳画在先秦时代的文物中很罕见。甚至有网友称,绘画的风格类似于古埃及或古希腊。但是从画面内容看,其中第三幅贝壳画表现的是一个人在敲击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乐器,因此这是中国文物无疑。

在先秦时代各诸侯国中,齐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首先,周王朝分封姜子牙为开国者,建国之地位于东夷,当初齐国面积很小,东部还有强大的古国莱夷,莱侯曾攻打齐国争夺营丘。后来经过惨烈的战争,齐国灭掉莱国,领土扩大到胶东半岛。齐国的策略是“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鱼盐之利。”周王朝是讲究“礼制”的,但齐国对东夷土著的管理是简化他们对“周礼”的接受,顺从夷人的风俗习惯。几乎同时,周王朝分封在东夷之地的鲁国,其策略则完全与齐国相反,大力推行周礼,变革东夷文化。齐侯几个月就向周王朝报功,而鲁侯则是三年后向周王朝报功,周天子抱怨鲁侯来迟了。对于齐鲁两国治理东夷的策略,周天子赞赏齐国,不看好鲁国。也就是说,齐国虽然是周王朝分封的,但它继承了更多的东夷文化。

其次,秦始皇灭六国,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齐国灭亡后,就标志着东夷文化彻底断绝了。这也是秦汉之后,在中国本土的历史叙事中再也没有“夷”这种说法了。

东夷文化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传说时期,华夏大地就主要由炎黄部落,荆蛮部落,东夷部落三大集团构成,可以说奠定了华夏历史的基本盘。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叙事,主要表现为“夷夏之争”。这个时期——尤其是周朝——产生的一个重要文化概念就是“夷夏之辨”:“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尊王攘夷”等等。自然,其结果是以东夷的全面失败告终,一直到齐国灭亡,连最后一点“夷文化”的流风余韵也扫荡干净了。

这些贝壳画出土于齐国古墓中,绘画的载体是海洋中的贝壳,在我看来,它呈现的不仅是齐国的风土人情,更具有东夷文化特色。“夷文化”的起源是很早的,比如有很多专家把龙山文化称之为“原始东夷”的阶段,尤其是龙山黑陶独具特色,这也印证了“夷人尚黑”的审美理念。但是单纯从历史记载或者黑陶,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看,比较难以辨认“夷文化”的特征,缺乏“图像”这种更直观的认知。但是,这些齐国贝壳画的出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从古代绘画角度,去认知齐国文化、东夷文化的窗口。

这些贝壳画传递出来的信息很丰富。表现了齐、夷之地的风土人情。虽然绘画是写意的,但也非常直观地呈现出他们的服装、发型、器具、饮食,以及建筑特征。

第一幅贝壳画比较清晰,中间一个人跪坐地上,鲜明地表现出春秋战国时代人跪坐的习俗,他头上顶着一个器物,表明在那时候,当地人还有以头顶物的习俗。这个人还有长辫子。腰上束着宽大的红腰带。

第二幅贝壳画,描绘的是几个人在一座桥上,有人拿着伞,桥下是两条鱼。

第三幅贝壳画,是一个人在敲击编钟,可以看出他是一边敲编钟一边舞蹈的,腰上的带子飞旋起来。

第四幅贝壳画是两个人跪坐在一棵树下。

第五幅贝壳画表现的是一座建筑,第二层上有两个人跪坐,楼外面还有一个人站立。楼下面好像还有一个人露出脑袋。建筑的下面还有鱼。贝壳上画着鱼,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

最后两副贝壳画,出土于中山国古墓中,与齐国古墓中出土的贝壳画如出一辙。中山国历史上与燕国、赵国、齐国毗邻,是内陆地区。因此有专家判断,中山国的贝壳画应该来自于齐国,是中山国的“舶来品”。这两幅贝壳画,其中一幅是三个人在树下采摘果子。另一幅表现的,好像是几个人做游戏的场景。

齐国是东夷文化的最后继承者。因此这些贝壳画不仅表现的是齐文化,也是鲜明的夷文化。周文化是大陆文化,夷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齐国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周文化与夷文化的结合体。

当然,目前这些贝壳画还在研究之中,相信随着更多贝壳画的出土,我们对其文化内涵了解地更深入。via:好奇文史谈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