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见娘家的房子是学区房,瞒着母亲,让父亲将房产50%的份额,转到她儿子名下。父母去世后,女子说是父亲将一半房产免费赠与给她。姐姐不服气,向法院申请撤销赠与。最终法院这样判了。 这天,小女儿王采梓带着10岁的儿子小明来看望父母。吃过午饭后,王采梓若有所思地对父亲说:"爸,你知道吗?咱们这房子现在可值钱了。" 王老伯笑着说:"是啊,听说现在都快五百万了。不过咱们又不卖,值多少钱也没啥用。" 王采梓眼睛一转,说道:"爸,我有个想法。您看啊,这房子反正以后是要留给我和姐姐的。但是现在小明上学的问题很发愁,如果能有个学区房就好了。要不...您把房子的一半产权转到小明名下吧?这样他就能在这里上学了。" 王老伯有些犹豫:"这...不太好吧?你姐姐那边怎么说?" 王采梓连忙说:"爸,您别告诉姐姐。就说是您自愿赠与的。再说了,这房子本来就是要给我们姐妹俩的,我只是提前用了我的那份而已。" 王老伯还是有些迟疑:"那你妈那边..." 王采梓打断道:"妈那边我来说,您别担心。" 就这样,在王采梓的一再恳求下,王老伯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他们悄悄地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将50%的产权转到了小明名下。 这件事,王采梓只字未提,既没有告诉姐姐王若蕾,也没有征得母亲李大妈的同意。在她看来,这不过是提前使用了自己应得的那份遗产而已。 时光飞逝,转眼间五年过去了。王老伯因病去世。半年后,李大妈也因伤心过度,撒手人寰。 在料理完父母的后事后,姐妹俩开始商讨遗产分配的问题。当王若蕾提到父母的房子时,王采梓故作惊讶地说:"姐,你不知道吗?五年前爸就把房子的一半赠给小明了。" 王若蕾听后大吃一惊:"什么?怎么可能?爸从来没跟我提过这事!" 王采梓平静地说:"这是爸的决定。他说小明需要一个学区房,所以就把一半产权给了小明。" 王若蕾越想越不对劲:"不可能!爸不会做这种事。你是不是瞒着我们做了什么?" 姐妹俩因此争执不下,最终闹到了法院。 法庭上,王若蕾的律师慷慨陈词:"尊敬的法官,我的当事人王若蕾女士认为,这份所谓的'赠与合同'存在重大问题。首先,该合同是在王采梓女士父亲单方面签署的,并未征得其母亲的同意。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需要双方共同决定。其次,王采梓女士在整个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她隐瞒了真相,误导其父亲签署了这份合同。因此,我们请求法院撤销这份赠与合同,将房产公平分配给两姐妹。" 王采梓的律师则辩护道:"法官大人,我的当事人王采梓女士否认存在任何欺骗行为。这份赠与合同是其父亲自愿签署的,目的是为了孙子的教育。虽然未征得其母亲的明确同意,但其母亲在生前也未对此表示异议。我们认为,这份合同应当被视为有效。" 法官仔细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并审阅了所有证据。最后,她做出了判决。 法官严肃地说:"经过慎重考虑,本院认为,王采梓女士与其父亲签订的赠与合同因侵犯其母亲的权益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本案中,王采梓女士在未征得其母亲同意的情况下,诱导其父亲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这种行为显然侵犯了其母亲的权益。因此,本院判决撤销该赠与合同,并将房产平均分配给王若蕾和王采梓两位女士。" 这个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家庭财产分配、亲情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它告诉我们,在处理家庭财产问题时,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珍惜亲情,保持诚信。 同时,这个案例也反映出当前社会中"学区房"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孩子的教育,一些家长不惜铤而走险,甚至做出违法行为。这提醒我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此外,这个故事也揭示了家庭财产处置中的一个法律盲点。很多人不知道,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需要双方共同决定。这提醒我们,在进行重大财产处置时,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避免因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引发更多人对家庭和谐、教育公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同时,也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珍惜亲情,用理解和宽容化解矛盾,共同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来源: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 文中皆为化名
个人感觉赠予了可以,但是另一半就要给姐姐。不能自己得了一半,剩下的还要一起分
姐妹一人一半没问题,肯定是这个妹妹,提前吃了一半,还想和妹妹平分另一半,才会打官司的,这妹妹真不是人
夫妻任意一方可以在不通过对方同意签字的前提下,将产权赠与他人?!
这个妹妹太阴了,好在法官明辩是非,要不然这姐姐亏大发了。
可惜没有证据,否则可以告这个妹妹欺诈,取消遗产继承权。让她一分也捞不着。
这个妹妹真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