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石达开的失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石达开要是个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既

历史有小狼 2024-08-08 00:45:48

毛泽东对石达开的失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石达开要是个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既然大渡河过不去,干嘛不顺着左岸杀过去,跑进西康?或者往下走,到大树堡再拐回来,到西昌坝子去?再或者往上走,到大凉山以东的岷江沿岸去?那不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了吗?” 1935年春夏之交,红军从江西出发,穿越九省,遭遇无数战斗,到了五月,残存的三万多红军队员已经疲惫至极,资源也几近枯竭。这时,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的严酷,还有来自国民党的激烈追击。蒋介石调集了约二十万大军,企图一举消灭这支队伍。 这支队伍四处受敌:西面的滇军,东面的川军,都已布下天罗地网。当他们来到四川安顺场时,红军眼前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渡口被川军重兵把守,形势岌岌可危。此时此地,毛主席的决策显得至关重要——选择强渡金沙江,转入川西,这一战略移动出人意料,直接影响了长征的走向。 蒋介石的预判则源于他的历史知识。在他的视角中,红军的命运似乎重演了太平军的历史。太平军在石达开的领导下,曾在相似的地理位置遭遇重大挫折。蒋介石认为历史将重演,然而他忽略了毛主席对历史的更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 毛主席确实熟读《庸庵文续编》,了解石达开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石达开的失败并非单纯因为军事上的不利,而是内部的背叛和地方民族的关系处理不当。因此,毛主席在决策时特别重视与地方民族的合作,尤其是与彝族的关系。 红军的强渡金沙江成为长征中的关键一步。通过迅速的行动和周密的策略,红军不仅成功避开了主要的敌军力量,还利用地形和地方民族的支持,使得追兵难以有效地进行追击。 明末清初顾祖禹编纂的历史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尤其吸引了毛泽东。全书近300万字,历经三十年心血,详细记载了中国各地的地理、历史以及兵要地志,是研究古代中国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毛泽东对《读史方舆纪要》的深入研究,尤其在军事战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期间,红军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强渡大渡河。这一历史事件中,红军的成功与《读史方舆纪要》的指导息息相关。石达开过去在四川安顺场的军事行动中,由于未能有效与当地彝族建立良好关系,加之对地理环境的不熟悉,导致了战略失误。他的军队未能及时渡过大渡河,错过了最佳时机,继而在六月河水暴涨时期被迫进行行动,结果被清军追上。 相比之下,毛泽东通过《读史方舆纪要》的学习,对地理有了充分的了解。泸定桥的存在和具体位置,就是他从这本书中得知的。 在这场战役中,红军能够有效利用地理环境,部分原因是因为毛泽东对《读史方舆纪要》中的信息有着深刻的掌握和应用。他不仅重视书本知识,更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战场上的实际优势。 毛泽东的书籍爱好并不局限于军事或政治类书籍。他的阅读范围广泛,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决策。 1935年5月,毛泽东接到了刘伯承和聂荣臻关于过河困难的汇报,安顺场的河面宽广且船只稀缺,使得大军难以迅速过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回想起他曾经阅读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的泸定桥,这座桥位于安顺场以北约170公里处的大渡河上。 决策迅速做出,毛泽东命令红军沿大渡河北上,奔向泸定桥。这一战略调整对红军而言,是一次赌注,因为必须在两天内完成长途强行军。 5月29日,红军如期抵达泸定桥西岸。这时,他们面临的是一座悬挂着铁链的铁索桥,桥上并未有重兵把守。原因在于,蒋介石并未意识到红军会选择这条路线,也没有预料到红军的行动会如此之快,从而未来得及布置爆破桥梁的命令。 当红军第2连的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到达泸定桥时,他们不仅面对着密集的枪林弹雨,还必须在未铺设桥板的铁索上前进,这无疑是一次生死考验。这些勇士在不断的敌火中前行,同时协助桥面铺设,使得后续的部队能够顺利通过。 通过这种策略和英勇的实施,红军不仅成功夺取了泸定桥,还在桥头与左岸的部队会合,形成合围之势。此举有效地瓦解了敌人的防守,并迫使其撤退。全军在顺利渡过大渡河后,彻底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封锁线,为红军继续北上提供了战略优势。 来自 罗元生,刘标玖著. 长征中的名战名将[M]. 2021

4 阅读: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