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主席,距离“满票”缺了一票。周恩来找到毛主席,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毛主席回答:“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没有关系。”
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自然深得民心。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仪式开始之前,党内曾对主席的人选,进行了一场主席选任的投票大会,毛主席毫无意外的当选了,但是却唯独少了一票赞成,而这个选择弃权的人名叫张东荪。
事实上,毛主席很希望能得到全部人的选票,毕竟能得到全部的选票对于毛主席本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和信任,他内心是希望自己能被人支持和信任的,更希望自己能肩负着全部同志的信任,带领百姓们将新中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并且让百姓们都能够过上安定的好日子。不过,毛主席当选咱们新中国的主席是众望所归,所以,即使有个别的小插曲,也无伤大雅。
张东荪早年间曾经东渡日本留学,在那里他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接触了一些先进思想。学成之后他果断回国,那时候清政府早已被革命军推翻,张东荪便进入了临时政府担任总统秘书一职。之后,结识了梁启超,志同道合的两人还成立了讲学社。
张东荪是一位进步人士,但或许也正是因为他接受了太多的思想,导致了他的意志和信仰不够坚定,以至于他选择退出组织的队伍之中。虽然张东荪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他与我们的党一直保持着时近时远的关系,在必要时刻,他也是我们组织信赖的朋友。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和国共调和时期,张东荪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就拿北平的和平解放来说,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是傅作义放弃了抵抗,但实际上这里面也有张东荪的坚持不懈,要不是他当年多次找到傅作义进行劝解,或许北平不会那么容易就解放了。因为这些事情,毛主席对于张东荪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他还是辜负了毛主席的期望。
在当年的政协会上,张东荪作为委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是他却对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选择“一边倒”的政策极其不满,甚至他还企图作为中间人进行中美调解,不过这样关乎两国的大事,怎么可能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张东荪着实是异想天开了。再说了,又不是我们非要这么做,还不是中美两国属于不同的阵营,很难心往一处想。
正是因为这件事,张东荪在主席选举大会上选择了弃权。毛主席明明是众望所归,但是顽固的张东荪最终没有将自己这宝贵的一票投出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还曾联系了一个中间人替他与美国方面传话,他的这一举动在党内引起了很多人的批判和不满,但是毛主席念及他的贡献并没有过多的追究。
毛主席终究还是给了张东荪一个改过的机会。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国际形势下,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制定了这样的政策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我们经历了十四年的抗战和国共内战,在新中国成立的红旗下,我们必须要尽快发展,这时候就不得不有所选择。张东荪把形势想得有些简单了,也注定无法实现。
(参考信源:——《建国时毛泽东当选主席缺一票 是谁没投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