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南:“评《水浒》”运动中致信姚文元
1975年,毛泽东发动了“评《水浒 》”运动。“文革”中插进了“评《水浒》”,很多人感到突兀,我也不例外。
人民日报社负责这方面报道的,是文艺部。这事本与我无关,因文艺部将我借去,我才参与编辑评论《水浒》文章。我到文艺部时,评《水浒》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说实在话,我当时对毛泽东何以在“批林批孔运动”之后,又发动一场评《水浒》运动,并不清楚。就是一起参加讨论的文艺部几位同志,对毛的政治用意也不甚了了。我们实际上把这当作了一场学术讨论,在农民反不反皇帝这个问题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研讨。其间,我们收到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方岩梁”)的一篇文章。不用说,这篇文章是有来头的,我们完全可以不加改动,照登不误。但我们几个人,都有些书生气,把上海市委写作组的这篇文章琢磨来琢磨去,认为文中有些观点讲不通,主张以不发表此文为宜。由我执笔,写了一封信给中央当时主管宣传的姚文元,对此文提出不同意见。
这封信以人民日报社宣传组的名义于1975年9月13日送姚文元。原稿内容如下(〔〕表示领导增添;〖〗表示领导删除):
送上〔上海市委写作组〕方岩梁的《略评〈水浒〉研究中的一种阶级调和论》一文。这篇文章观点鲜明,尖锐泼辣,文字简炼,〔给人以启发〕 。〖这类文章写好了,对澄清《水浒》研究中的错误观点,是有作用的。〗
我们〖在讨论中〗也感到,对文中有的提法还没有把握。〔如〕方文〖在论述农民对皇帝的态度时指出:
“农民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同包括皇帝在内的压迫者始终对立着,不断进行斗争”。“农民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和改造封建统治,‘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归宿。”“在我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把推翻反动王朝作目标。”〗
在批判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种观点时指出:农民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始终是反皇帝的;我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反皇帝的。这就牵涉到对恩格斯、斯大林的有关论述怎么理解的问题。
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中说:“俄国人民,这些‘本能的革命者,固然曾经举行过无数次零星的农民起义去反对贵族和反对个别官吏,但是,除掉冒名沙皇的人充任首领并要夺回王位的场合以外,从来没有反对过沙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21页)
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中说:“在说到拉辛和普加乔夫的时候,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100页)
〖方文可能会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印象:一是纠正斯大林的有关论点;二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史学界关于农民起义的有关问题的争论作结论。
方岩梁的这篇文章,是否宜于刊用,望指示。〗
〔现送上方岩梁文章的清样,请指示。〕”
为弄清斯大林对农民反不反皇帝的问题到底是怎么说的,我们还找来俄文版《斯大林全集》,查到关于农民是“皇权主义者”的一段话,发觉中文版《斯大林全集》中“皇权主义者”一词翻译不确。我和文艺部陈祥华等几位同志为此事专门去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该局负责人王惠德接待了我们。他得知我们的看法后,对我们说:“《斯大林全集》中文版是由康老(指康生——笔者)审定的,如果要改动,须经康老同意。”在那个年代,“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译本,即使译文有错,也是不可能更正的。
至于姚文元怎么批示的,我没有看到。方岩梁的这篇文章,后来没有刊出。
评《水浒》运动已经过去40多年,仍不能说:对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真实用意,史家已经搞清楚了,已经有了共识。
注:王春南,中国当代作家,曾担任过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社的编辑。#涨姿势##历史上的浪花##热门话题创作激励计划#
这是1975年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