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吗? 放眼整个蜀国,只有两个人赏识魏延。只有一个人不对魏延有

混沌于浮云 2024-08-01 16:13:02

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吗? 放眼整个蜀国,只有两个人赏识魏延。只有一个人不对魏延有偏见。 第一个赏识魏延的,叫刘备。汉中力排众议让他做汉中太守。 第二个赏识魏延的,叫诸葛亮。 不对魏延有偏见的,叫刘禅。 魏延,字文长,出生于义阳,生卒年不详,但知他于234年去世。他的事迹主要记载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中。 公元211年,刘备策划入川,魏延紧随其后。此时,赤壁之战已过,魏延开始真正步入历史舞台,被刘备重用。 在益州之战中,魏延屡立战功,被晋升为牙门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的胜利后,魏延获封镇远将军及汉中太守,负责镇守汉中,这一地位他维持了十余年,使汉中成为不可攻破的堡垒。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为帝,魏延进一步被提拔为镇北将军。 随后的岁月里,魏延与诸葛亮一起参与了多次北伐,公元228年被封为凉州刺史及都亭侯。在阳溪之战中,魏延大破敌军,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魏延曾提议通过子午道直取关中,仿效汉朝名将韩信的策略,但遭到诸葛亮的反对,因后者认为策略过于冒险。 魏延的性格孤傲且与部下杨仪关系紧张,这种个性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234年,诸葛亮逝世后,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公开化,双方争斗不休。在这场权力斗争中,魏延败逃,并最终被马岱追斩。令人遗憾的是,不仅魏延被杀,他的三族也被诛灭。 关于魏延之死后,刘禅未能为其平反的原因,史书未有详细记载,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想。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魏延的死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故事。陈寿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他认为魏延并非因谋反而死,而是与杨仪等人的深刻矛盾导致了这一悲剧。 元代的郝经则更进一步,直言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公元234年的秋天,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身患重病,他秘密召集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商议撤退计划。 诸葛亮指定魏延为断后,确保大军安全撤退。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费祎密切监视魏延的动向,试图探明其真实意图。 当魏延得知诸葛亮已逝,他激昂地表示,不能因一人之死而放弃大业。此言一出,杨仪即命大军按原计划撤退。 魏延不满于仅仅执行断后的角色,他率领部队疾行超前,意图掌握军队主动权。在南谷口,魏延先行一步,布下兵力。当杨仪的军队到达时,遭到了魏延的攻击。 王平负责抵御魏延的进攻,并指责魏延的不忠。大军随后知晓真相,不再听从魏延的指挥,造成了军队的混乱和分崩离析。魏延只得与儿子等少数人逃往汉中。 最终,杨仪派遣马岱追击魏延,成功将其斩杀,并将其首级献给了杨仪。 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因怨言过多而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在流放期间,杨仪继续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终被投入狱中,自尽而死。 尽管魏延的死枉,但无论是后主刘禅还是其他朝臣,均未为其平反,反映出当时朝廷对魏延的普遍态度。 魏延的性格曾多次引发冲突,尤其是与杨仪之间的敌对关系,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两人关系紧张至极。 在魏延性格倔强、不愿妥协的背后,是他与诸多文臣武将的矛盾,其中包括刘琰,这位曾在刘备时代就开始从政的官员。 刘琰在蜀汉时期逐渐升至高位,而魏延则因性格问题与他及其他多位官员产生矛盾。尽管诸葛亮在世时多次调解这些冲突,但魏延的孤立状态已成定局。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未能按照遗命撤退至成都,这一决定成为了杨仪动手的直接导火线。魏延的不从,虽表现出其性格的一贯坚持,但也为杨仪等人提供了除掉他的机会。 此时,如果有文臣武将为魏延辩护,向后主刘禅表达不同意见,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由于魏延与多数高官的关系不佳,没有人站出来支持他,刘禅亦难以公开为他平反。 而在魏延被杀后,正是蒋琬和董允这两位蜀汉高官为杨仪提供了保证,他们的见证直接影响了刘禅的判断,使得对魏延的怀疑加深。 随后,蒋琬和董允的政治地位均有所提升,而他们早前对魏延的立场,则使得刘禅在处理魏延案时显得尤为谨慎。 魏延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个性所致,更多是由于在诸葛亮去世后,缺乏足够的政治支持与盟友。他的死,实际上反映了蜀汉朝廷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与个人恩怨。 参考资料:任婕作. 素品三国 1[M]. 2021

0 阅读: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