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第27军用车紧张,上级分配了1辆新伏尔加轿车。后勤部门一考虑,认为:

喷火龙说史 2024-07-27 23:22:17

1964年,第27军用车紧张,上级分配了1辆新伏尔加轿车。后勤部门一考虑,认为:“在军首长中,尤太忠军长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将新车分给尤军长专用。”

1964年的第27军,一如既往地忙碌着。然而,让将士们兴奋不已的是,在用车紧张的情况下,上级终于批准了一辆梦寐以求的新伏尔加轿车。这无疑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无尽的可能。尤太忠和马杰,这一对新搭档肩负着带领第27军的重任。尤太忠虽然只比马杰年长一岁,但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1岁就参加了红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被誉为响当当的"红小鬼"。而马杰虽是后起之秀,但也在抗战时期就投身革命,是备受期待的新星。两人的搭配,让人们对第27军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给新伏尔加轿车分配使用权的问题上,竟引发了一场"风波"。后勤部门本着尊重老资格的原则,想把这辆车分给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尤太忠军长专用。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却没想到遭到了尤太忠的婉拒。他坚持认为,马政委的身体状况更需要这辆车。在他看来,个人享受从来不是最重要的,革命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这已经不是尤太忠第一次做出"让"的举动了。早在他升任第27军军长不久,上级就考虑把他任命为首长书记。这本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却被尤太忠再次谦逊地推让给了马杰。对他而言,个人的名利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团结和进步。他情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默默地把持着第27军这部机器高速运转。 尤太忠的"让"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职位上,更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时的第27军机关住房十分紧张,不少年轻干部夫妇都挤在破旧狭小的房间里。尤太忠了解情况后,主动搬出了自己宽敞舒适的独栋小院,把它让给了年轻人们居住,自己则毅然搬进了一处简陋的旧平房。就这样,他在这间低矮破旧的小屋里,度过了好多年。 尤太忠的"让",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切体悟。他常说:"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他心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享受必须让位于集体的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了他人生的信条。 面对后勤部门一厢情愿地把新车分配给他,尤太忠又一次坚决地说"不"。他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只考虑他一个人的做法,要求他们必须把新车分给更需要的马政委。尤太忠再一次让出了自己应得的权益,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让"了。然而,面对尤太忠的再三推让,马政委也不愿意接受,一场新车分配的"拉锯战"在两位首长之间展开。 尤太忠军长"一让再让"的事迹,很快在第27军传为佳话。官兵们都为有这样一位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好领导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尤军长为榜样,更加团结一致,不计个人得失,为部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尤太忠的感人事迹,也深深触动了一些习惯了特权的军官们。他们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专车特权,但在尤军长的感召下,主动提出开放自己的专车,让更多的同志能享受到交通的便利。一时间,第27军掀起了一股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热潮,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为集体做贡献。 马政委虽然身体欠佳,但他在尤太忠的言传身教中,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暗下决心,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争不给组织添麻烦,多做贡献。从那以后,但凡身体稍微好转,他都会主动放弃乘车的优先权,把方便留给更需要的同志。有时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甚至会忍着病痛,骑自行车来回奔波。 新伏尔加轿车的使用,成为了第27军上下解放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缩影。在尤太忠和马政委的带动下,第27军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军民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当地的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最听党话、最讲规矩的子弟兵",每逢部队有什么活动,他们总是踊跃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部队建设。 当年的第27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一支现代化的精锐部队。但是,尤太忠的精神却从未改变,已经成为这支部队永不褪色的灵魂。每当面临重大任务和挑战,官兵们总是会自觉想起尤军长的教诲,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投入到火热的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尤太忠,这个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的伟大军魂,将与第27军永远同在,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继续前行,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0 阅读: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