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开国少将钟伟病倒,儿子钟戈辉守在他身边轻声地问,“爸爸,一个团对一个

历史有小狼 2024-07-22 16:16:49

1980年,开国少将钟伟病倒,儿子钟戈辉守在他身边轻声地问,“爸爸,一个团对一个团,怎样能打赢?”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80年,钟伟这位开国少将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病房内,他的儿子钟戈辉紧握着父亲的手,试图通过话语唤醒他的精神。钟戈辉低声细语地问道:“爸爸,一个团对一个团,怎样能打赢?” 这个问题似乎触动了钟伟的军人本能,钟伟缓缓睁开眼,精神奇迹般地振奋了起来。他回答说:“自己先跑,等追来时,突然停下来,打他个措手不及,然后再跑,重新回头打,如此反复,就可以消灭对方一个团。” 钟戈辉明白这种问答能够让父亲的精神更为集中,他希望这样能让父亲多陪自己一会儿。在钟伟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断地引导父亲回忆战场上的策略和决断,试图点燃那些逐渐黯淡的记忆。 在中国军史中,钟伟将军的名字总是令人肃然起敬。他以铁血和决断闻名于世,是那种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也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钟伟的军事才能和坚毅的性格使他成为无数传奇故事的主角,而这些故事足以讲述三天三夜。 尽管钟伟在战场上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战士,但在私生活中,他却展现了另一面的风貌。他生活简朴,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为私利服务,这一点在他对待家庭成员的态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9年,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刚刚解放了湖南省,钟伟作为四野十二纵的司令,拥有着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正值这关键时刻,他的长子钟赉良回到家中,期待与父亲团聚并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帮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面对儿子的请求,钟伟沉思良久,最终给出了意料之外的答复:“我看你的特长就是种地,还是留在家里种地吧。咱们不能搞特殊,开了你这个后门,别人找我,我开不开后门?” 这一决定让钟赉良虽心有不甘,但深知父亲的性格与原则,最终选择遵从。他回到家乡,继续耕种土地,直至2011年去世,一生未曾离开过自己的土地。 钟伟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同样延伸到了下一代。他特别疼爱孙子孙女,但即便是对他们,钟伟也从未放松过自己的原则。1978年,他的孙女钟水霞来到爷爷家中探望。钟伟对孙女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还为钟水霞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和礼物。 然而,当钟水霞提出希望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时,钟伟突然陷入了两难。这个请求在当时看似平常,但对钟伟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此时,在场的一位团长插话道:“钟小姐身高体壮,是当兵的好材料。”那个年代,能够参军几乎意味着拥有了一份终身的保障。钟伟面对团长的建议和孙女的期待,心中却有着不同的考量。他深知,任何形式的特权介入都是对公平原则的破坏。 他坚定地向钟水霞说明:“现在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你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考大学。如果你考上了,那是你自己的能力,考不上也只能说明你还需努力。回家务农也是一份光荣的职业。” 钟水霞虽然一时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尊重了爷爷的决定,去参加了高考。在没有任何特权的情况下,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了一所师范大学,后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得知这一消息后,钟伟非常欣慰,他给孙女写信表达了自己的骄傲和祝福,认为她为钟家赢得了荣誉。 1982年,钟赉良的儿子钟新生也来到北京,向钟伟寻求帮助,希望能通过爷爷的关系入伍。然而,面对孙子的请求,钟伟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原则,拒绝了钟新生的请求,并警告他不要利用自己的名义获取任何便利。 钟新生遵从了爷爷的意愿,回到家乡,继续他的农耕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手艺逐渐从耕地转向了木工艺,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木匠。 1984年6月24日,钟伟在临终前留下遗嘱,显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党的忠诚,他请求不要为他举行任何追悼仪式,将他的遗物捐献给党,而他的骨灰则要撒在他曾起义的平江天岳书院。 参考资料:《初心·使命》编写组. 初心 使命:湖南共产党人的故事[M]. 2021

0 阅读: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