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挖开黎元洪墓,从他身上扒下来的上将军衔和勋章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

历史有小狼 2024-07-18 14:55:26

1966年挖开黎元洪墓,从他身上扒下来的上将军衔和勋章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18年,袁世凯逝世,留在政治风波中浮沉的中华民国。消息传来,中南海万字廊内的“金匮石屋”顿时成了众人的焦点。袁世凯的遗书被发现,上面清晰地列出了三个接班人:黎元洪、段祺瑞和徐世昌。遗书的首位便是黎元洪的名字。 回想到当年袁世凯横扫群雄,统一北洋,黎元洪作为其副手,其政治影响力不可小觑。于是,多数议者一致认为应由黎元洪接任,希望他能够统一南北,结束持续的分裂与混乱。 此时,北洋政府的实权早已掌握在段祺瑞手中,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左右整个局势。他曾公开表示:“现在南方独立,收拾时局是一件极其艰难的工作,黎副总统的声望有助于推动南北统一等问题,他做总统比较合适。” 由段祺瑞的强力支持,黎元洪最终继任为大总统。然而,权力的座椅并非安宁之地。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关系渐生裂痕,形成了后来所谓的“府院之争”。 黎元洪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傀儡,而段祺瑞也不愿放手掌控。冲突激化到了顶点,段祺瑞联合张勋,最终将黎元洪逼出了总统府。黎元洪的位置由副总统冯国璋临时代行。 1922年,黎元洪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再次回归政坛,复任大总统。然而这一次,他依旧未能掌握真正的政治权力,不久后选择退出政界。黎元洪的晚年并非在政治旋涡中度过,而是选择在天津投资实业,企图在商界找到新的人生舞台。 但不久,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病逝,结束了他多舛的政治生涯。黎元洪的去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国内战火纷飞,军阀争斗不断,但对于他的丧葬,各方面意见出奇地统一,没有人对为他举行厚葬表示异议。 民国政府迅速作出响应,于6月26日颁布优恤令,指示内政部依据元帅的礼仪规范安排葬礼,这是对黎元洪生前地位的一种肯定。 黎元洪生于湖北黄陂,他的一生与湖北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武昌起义为民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遵照他生前的遗愿,民国政府决定将他安葬在家乡。 他的灵柩被从天津慎重运回湖北武昌的卓刀泉土宫山,一个风水宝地。这一地点的选择,不仅符合传统的风水观念,也象征着对他贡献的尊重和纪念。 1935年,国民政府再次以国葬的规格,对黎元洪进行了隆重的纪念,以彰显他为民国所做的贡献。 黎元洪的葬礼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花费巨大,持续时间长,成为中国丧葬历史上的一大盛事。然而,这些庄严的墓地在后来的动荡年代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原来的壮丽景象相比,今日所见已大不相同。 黎元洪国葬那天,全国悼念之情凝聚于此一刻。照例,娱乐场所关闭一整日,以示哀敬。时钟指向下午三时,101响的礼炮划破宁静,黎元洪的灵柩缓缓降入墓穴之中。 他的的遗体穿着生前的大总统衣冠,身佩指挥刀,胸前佩戴着总统金牌,背垫着金币7枚,双手各执银元宝,其身上覆盖的衾褥、丝棉等物品象征着尊贵与尊重。棺内还置有炭屑、灯草、雄黄、福尔马林等防腐物质,以保护遗体免受侵蚀。 当时,黎元洪的墓地尚未彻底完工。在他的墓碑前,工人们还在修建一处石砌栏杆的祭祀坪台,这片区域占地约百亩。尽管墓地未完工,但已经展现了其庄严与尊崇的气氛。然而,直到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这些工程依旧未能完结。 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岁月里,黎元洪墓地遭受了不少破坏。在墓地被一群人破坏之后,发现了两件尤为引人注目的文物——黎元洪胸前的大勋章和十二章勋章。 尤其是十二章勋章,以其独特的设计而著名,勋章中镶嵌有代表古代帝王冕服的日、月、星、辰、山、龙等12种图案,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如今,黎元洪的墓地已被修复并重新对公众开放,位于华中师范大学内。这座重新整修的墓园占地12亩,其中不仅包括了恢复的牌坊、大总统黎公碑,还有墓冢和黎公亭等设施,既是对黎元洪的纪念,也成为了历史与文化的一处见证。 参考资料:侯杰,姜海龙著. 百年家族 黎元洪[M]. 2006

0 阅读:4418
评论列表
  • 2024-07-19 18:30

    历史的幸运

  • 2024-07-19 22:51

    黎菩萨!

  • 2024-07-20 09:41

    清入关,都没挖明的坟

  • 2024-07-31 21:54

    黎元洪可是中华民国的首任副总统啊!也算是半个国父了(开国总统是国父副总统是半个国父)

  • 2024-08-05 22:57

    袁世凯是1916年死的

  • 2024-07-21 17:20

    不是葬在宝通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