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伪军一师长派人给粟裕送了一包烟。粟裕不解,以为是敌人送礼,便饶有兴

槿论看社会 2024-07-11 14:54:33

1942年,日伪军一师长派人给粟裕送了一包烟。粟裕不解,以为是敌人送礼,便饶有兴致地打开烟盒。谁知里面有张纸,看了内容后,粟裕冷汗直冒,立马下令:“全军集合!” 1942年11月,粟裕刚刚完成前线部署工作,正准备回到房间休息。突然,一名警卫匆匆跑来,递给他一包香烟。粟裕好奇地打开烟盒,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 他连忙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日军已掌握新四军首长在南坎聚会及撤离路线,即将发动突袭。内部有奸细,请速改变部署!" 粟裕心中一凛,立即下令全军集合,取消原定计划。就在日军按照原计划赶赴伏击地点时,却扑了个空。多亏这封神秘的来信,才让新四军躲过一劫。那么,冒着生命危险送信的人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施亚夫,一位隐藏在敌营的共产党特工。 施亚夫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贫苦家庭,13岁便成了童工。在纱厂劳作期间,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开始参与革命运动,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施亚夫奉组织之命,加入国民革命军第19军,参加淞沪抗战。转战回到家乡后,他一边担任国民党军队士兵,一边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1934年的一天,他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遭受非人的折磨与煎熬。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37年,日军飞机轰炸监狱,铜墙铁壁瞬间土崩瓦解。施亚夫抓住机会,成功逃脱。他很快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南通地区招募组建起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不久,上级交给施亚夫一项新任务:打入汪伪政权内部,获取敌人情报。 凭借过人的智慧与胆识,施亚夫迅速在敌营站稳脚跟,获得日伪军高层信任,出入各种机密会议。就是在一次会议上,他得知日军已掌握新四军在南坎的部署,并即将发动进攻。 施亚夫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次行动对新四军乃至整个抗日战争的重要性。情报必须尽快送出,可是稍有差池就可能暴露身份。他决定铤而走险。 借故离开会议室,施亚夫在厕所里匆匆写下字条,夹在香烟盒内,吩咐亲信副官务必交到粟裕手中。做完这一切,他若无其事地返回会议,继续伪装,心中却已是惶恐不安。 幸运的是,情报及时送达。粟裕迅速调整策略,避开了敌人的重点围剿,化险为夷。而日军误以为情报泄露,开始了大搜查。施亚夫身边的危险与日俱增。 最后在组织的周密安排下,施亚夫带领一支起义部队,突围敌营,重返新四军。他的归来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那支 起义部队也成为后来苏中抗日力量的中坚。 施亚夫的传奇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新的篇章。他先后担任南京公安总队副总队长,江苏省建委副主任等职,为国家建设事业贡献余热,直到2010年在南京安详辞世,享年96岁。 如果说粟裕的果敢决策挽救了新四军于危难之中,那么施亚夫在敌后的谍报活动则是粟裕得以决胜千里的关键。 这位普通而伟大的革命者,以自己的方式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璀璨的篇章。正是千千万万个像施亚夫一样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筑起了新中国的根基。 他们或英勇杀敌、直面死亡;或隐姓埋名、智斗强敌。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守信仰、赤胆忠心。 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得以从弱小走向强盛的力量源泉,也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南阳政法头条号——《1942年,日伪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烟,粟裕看后:全军集合关闭电台》

1 阅读: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