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澳门险些流落街头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叛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7-05 13:27:52

1949年,在澳门险些流落街头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叛党多年的他想要重新加入组织,为党效力。毛主席知道后表示回来可以,但有一个条件,那是什么呢?   ( 信息来源:2015-03-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的起伏人生)   包惠僧出生于湖北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尽管生活困顿,但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敢于打抱不平,青年时代的包惠僧,在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崭露头角。   他采访了当时的思想巨擘陈独秀,并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从此,他毅然投身革命,参与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并担任小组书记,成为湖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1921年,包惠僧作为陈独秀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在大会上,他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勇气和坚定,建党初期,包惠僧意气风发,在武汉地区领导工人运动,组织罢工,为党在工人阶级中扩大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他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为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呕心沥血。   然而,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共屠杀,让本就对革命前景有些疑虑的包惠僧彻底动摇了。   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因伤病未能跟随部队,心生悲观失望,在个人安危和革命理想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从此,他脱离了党组织,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动摇,一度加入国民党,在蒋介石政权中任职,他就这样在国共两党之间摇摆不定,成为一个在灰色地带徘徊的过客。   在抗战时期,包惠僧虽然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各种闲职,但生活依然十分困顿,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煎熬,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深感悔恨,但又迟迟未能迈出回归革命队伍的决定性一步。   然而,当他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和共产党的英勇奋斗形成强烈对比时,他动摇的思想开始逐渐明朗起来。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包惠僧携家眷逃至澳门,生活陷入绝境,在异国他乡,他举目无亲,生活窘迫,内心充满彷徨与不安。   每当夜深人静时,往事如幻灯片般在脑海中闪现:年轻时的激情澎湃,革命道路上的意气风发,大革命失败后的迷茫彷徨,国共两党斗争中的左右摇摆……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煎熬 然而,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内心却如火山般喷发,那曾经一同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如今已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自己,却仍在这个弹丸之地苟且偷生。巨大的落差,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包惠僧终于下定决心,要重返革命队伍,他先后给毛泽东、周恩来等老友发去电报,表达自己的归心。   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他,开导他要为过去的错误向党交代。包惠僧深感愧疚,写下了一份长达数万言的检讨,经过考察,党组织最终再次接纳了这位历经沧桑的老革命。   回到人民的怀抱后,包惠僧在内务部担任要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晚年的他撰写回忆文章,对自己曲折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对曾经的过错深感愧疚,对党和人民无限感恩,他的自我革命精神,他的赤诚之心,他跌宕起伏但最终回归光明的人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惠僧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迷途和徘徊,但最终选择了光明和进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能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但只要勇于改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就能够在新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他晚年对自己经历的深刻反思,更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不断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

0 阅读: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