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3年,朔州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高于同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据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居全省第六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26.6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709.4亿元,同比增长4.3%。
在此基础上,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完成150.31亿元,同比下降5.0%,降幅较上个月收窄3.8个百分点,持续向好态势明显,但终未能彻底扭转被动下滑局面,遗憾告负2023年。
那么,其下辖各县(市、区)又各自表现如何呢?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回望一下1-11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平鲁区(21.8亿元 同比下降8.2%)、仁怀市(20.8亿元 同比下降9.4%)、山阴县(18.3亿元 同比下降22.7%)、朔城区(17.1亿元 同比下降3.4%)、开发区(7.4亿元 同比下降7.2%)、右玉县(7.3亿元 同比增长7.0%)、应县(1.7亿元 同比增长1.0%)。
其次,再看看1-12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成绩单”:
平鲁区(23.8亿元 同比下降3.6%)、仁怀市(22.6亿元 同比下降6.5% )、山阴县(21.1亿元 同比下降15.6%)、朔城区(18.5亿元 同比下降4.1%)、开发区(8.2亿元 同比下降5.3%)、右玉县(7.8亿元 同比增长8.6%)、应县(1.9亿元 同比增长5.0%)。
总量上看,平鲁区财政收入依然最高,达到23.8亿元,摘得全年桂冠;仁怀市继续紧随其后,财政收入为22.6亿元,两地财政收入相差仅1.2亿元。
作为新晋20亿元“关口”的成员,山阴县以21.1亿元守稳第三,并进一步拉近了与仁怀市的距离。
朔城区虽然在经济总量上遥遥领先,但在财政收入层面上却并不突出,只以18.5亿元排在第四位,同时还被排名靠前的山阴县越甩越远,全年差距锁定在了2.6亿元 。
上个月财政收入还旗鼓相当的开发区和右玉县,在收官的最后一个月却渐行渐远。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8.2亿元,右玉县完成财政收入7.8亿元,开发区高出右玉县0.4亿元,继续占得上风,保持并扩大领先优势。
应县财政收入少的可怜,全年尚不足2亿元,和前面地区相比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依旧排名垫底。
增速上看,7个县(市、区)之间收入增幅分化依然明显。
其中,山阴县、仁怀市、开发区、朔城区、平鲁区5个县(市、区)延续负增长态势,以山阴县降幅最大,达到15.6%。
而右玉县、应县两地仍旧表现优秀,不仅保持住正增长,还同时加码发力,助力全市大盘不断加快向好,可圈可点。
对于朔州市各县(市、区)1-12月份的财政表现,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吧。
详见附表: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