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臭寡妇”,没过几天又扇了一巴掌。身为母亲

槿论看社会 2024-06-27 13:05:14

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臭寡妇”,没过几天又扇了一巴掌。身为母亲的杨绛直接冲了上去,和对方殴打起来,在她被邻居夫妻狠狠的摔到地上后,钱钟书听到动静,拿起一块木板就向那对夫妻打去…

(参考资料:中国网资讯——杨绛《我们仨》: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2023-03-12)

1972年的初冬,寒风凛冽,钱钟书一家终于搬进了一个新家,虽然这个家只有两室一厅,简陋得令人心酸,但对于饱经风霜的钱家来说,这已是难得的温暖港湾,他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用爱与智慧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杨绛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深信"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搬进新家后,她常常帮助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与邻居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她的善意如春日的暖阳,温暖而不刺眼,却未能融化某些人心中的坚冰。不仅平日里明里暗里的羞辱杨绛的女儿钱瑗,甚至还拿钱瑗已故丈夫的事开玩笑,说她是没人要的“臭寡妇”

1973年的一天,平静的表面终于被打破,钱瑗请来的钟点工正在勤勉工作,邻居却要求钟点工为她服务。

面对这无理的要求,钱瑗礼貌地拒绝了。谁知,这竟激怒了林非夫人,她不仅辱骂钱瑗是"臭寡妇",更是抬手就要打人。

在看到妻子杨绛被邻居掀翻在地的时候,往日温文尔雅的钱钟书,此刻也按捺不住怒火,拿起一旁的木板就要讨个说法!

这场冲突持续了好一阵子,直到居委会闻讯赶来才得以平息。

然而,生活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1997年,钱瑗不幸离世,年仅59岁。

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击碎了钱钟书夫妇平静的晚年生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最痛心的是,钱瑗去世后一年,丈夫钱钟书也因病离世,在人生的暮年,杨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打击。

但杨绛并没有被悲痛彻底击垮,相反,她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和延续她所爱之人的生命。 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了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整理丈夫钱钟书生前留下的大量学术笔记。

这项工作的规模之大,远超常人想象。仅中文笔记部分就有79册之多,总计超过15000页,每一页都凝聚着钱钟书毕生的学识和智慧,也承载着杨绛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她小心翼翼地翻阅每一页纸张,仔细辨认每一个字迹,生怕遗漏了丈夫留下的任何一点智慧火花。

这项工作持续了整整七年。在这七年里,杨绛仿佛又与丈夫重新生活在一起,通过整理这些笔记,她不仅是在完成一项学术工作,更是在与已故的丈夫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也给了她莫大的慰藉。

完成笔记整理后,杨绛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又开始了另一项创作——散文集《我们仨》。

在这本书中,她以优美而又深情的笔触,记录了这个小家庭63年来的点点滴滴。从相识、相恋到组建家庭,从欢乐时光到艰难岁月,再到最后的离别,杨绛将这个家庭的整个生命历程,浓缩在了这本触动人心的作品中。

《我们仨》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情感记录。通过这本书,杨绛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生动写照。

这本书的出版,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了杨绛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回首往事,钱钟书与杨绛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

他们经历了战乱、贫困、政治运动,也曾遭受邻里欺凌,甚至承受了丧女之痛,然而,正是这些苦难的淬炼,让他们的爱情愈发坚贞,也让他们的人格愈发高尚。

0 阅读:2295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7:00

    就想问问居委会是什么年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