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85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搬迁,在新馆舍竟挖出35枚窃听器,而奇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6-25 11:20:43

[太阳]1985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搬迁,在新馆舍竟挖出35枚窃听器,而奇怪的是,仪器扫描却都扫不出,最后却是墙上的一根塑料细管暴露了。 (信源:中国知网——《大使馆里的窃听器/顾育豹》) 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1985年,一场看似平常的使馆搬迁,却揭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外交谍战,而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窃听器事件。 事情要从1978年说起,那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邓小平同志在国内政策上大刀阔斧的同时,也对外交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果断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阿尔巴尼亚可是我们在欧洲,为数不多的“朋友”,但一夜之间,就从“兄弟”变成了“陌路人”。 这个决定,也可把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给惹毛了,他二话不说,立马翻脸不认人,居然把中国视作为敌人,昨天还在称兄道弟,今天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怎么会有这么办事儿的呢。 面对阿尔巴尼亚的无理取闹,我们的领导人可真有水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也只能秉着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态度,不予理会了。 而我们对阿尔巴尼亚,也是采取了"四不"的方针,对于那奇怪的行为,不过于重视、不予置理、不与之论战、不主动恶化关系,而这可不就是大国的风范,不跟你一般见识,但也不会任你胡来。 就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中,1983年,我们派出了新任驻阿大使郗照明。郗大使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老手,在多个国家都当过大使。 这次来到阿尔巴尼亚,一落地就仿佛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想想看,你刚到一个新地方,人家二话不说就要你搬家,换谁谁不觉得奇怪?郗大使当即就提出了质疑,坚持要先考察新馆舍再说。这一招可真高明,既不得罪人,又为后面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郗大使带领使馆人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搬运家具到改造环境,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1985年,当我们的安全检查小组开始对新馆舍进行例行检查时,事情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开始,用仪器扫描没发现任何异常。 可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有个工作人员在修整墙壁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根可疑的细管。这个发现,就像是揭开了潘多拉魔盒的盖子,顺着这根管子,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点点挖掘,最后挖出了令人震惊的东西,那就是35枚窃听器! 而这些窃听器分布在使馆的各个角落,从机要室到会议室,从商务处到大使官邸,几乎无处不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换做是你,会怎么做?大吵大闹?公开谴责?我们的政府可没有这么冲动,相反,我们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默默地拆除了这些窃听器,并将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立即对阿方提出抗议或者公开这件事。 这种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智慧和大国风范,我们没有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冲动行事,而是冷静地权衡利弊,为将来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这不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吗?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不作为,在幕后,我们对使馆进行了全面的安保排查,调查窃听器的来源和安装时间,同时,我们也通过外交渠道,向阿方表达了我们的立场。 这种既不失强硬,又不失理性的做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这起事件无疑给中阿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两国关系一度跌入冰点,外交往来降到最低限度。 但是,正如中国人常说的否极泰来,随着阿尔巴尼亚国内政局的变化,两国关系终于开始逐步回暖,但在国际舞台上,还是永远要保持警惕,即使是看似友好的国家,也可能在背后搞小动作。 面对挑衅,我们既没有软弱退缩,也没有盲目对抗,而是采取了最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应对之策,这起事件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 这件事儿也不仅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也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外交安全问题。可以说,这个案例至今仍被各国外交学院用作教学案例。 而这个事件的主角——郗照明大使,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郗照明在整个事件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 从一开始就对新馆舍产生怀疑,到后来谨慎地处理窃听器事件,郗照明的每一步行动都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外交官应有的素质。 郗照明的经历也在预示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外交官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还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他的表现,无疑为中国外交官树立了一个典范。 总的来说,这起窃听器事件虽然发生在许多年前,但它所反映的外交智慧和对国家利益间的博弈,却也是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汲取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做出着应有的贡献,也是长久稳定和谐的,对外友好关系方式。

1 阅读:849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