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1月15日,寝宫里半明半暗的,只见慈禧手里端着烛台站在床前,烛光照着同

语陌泣离过去 2024-06-24 17:45:14

1875年1月15日,寝宫里半明半暗的,只见慈禧手里端着烛台站在床前,烛光照着同治的尸体。慈禧淡淡的问身旁的恭亲王道:“六爷,你都看到了。事情已经这样,下面该怎么办,你得有个主意。” “是。” 奕訢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封锁消息,秘不发丧。把载湉赶紧迎进宫来。立为皇上。这件事办成了,下面的事都好办了。” “不错,就这么办吧。” 慈禧叮嘱道,“此事关系甚大,六爷你就亲自跑一趟,把载湉接来。” “喳!” 奕訢接受了慈禧的谕令,起用宫内大轿,带着大车、护卫、太监等一行人 前往醇王府去接载湉。 醇王府在城北太平湖,由宫内到醇王府还有一截子路程。 醇王府内灯火稀疏,醇亲王还没有睡觉,听到恭王前来,醇亲王迎出府去。 恭王轻声说:“太后降谕,立即迎护载湉进宫。” 载湉这时只有四岁,正在酣睡之中。 醇亲王把孩子抱出来交给奕訢。 奕訢看了看,命人抱好。 醇亲王送出府来,奕诉拍拍他的肩,安慰道: “老七,这是好事,不要想得太多。” 醇亲王连连表示感谢: “六哥,多谢你的关照。” 恭亲王一行走了,醇亲王目送他们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回到府中。 不过是抱走了一个四岁的小孩儿,可醇亲王似乎觉得走了好多人,房子里顿时显得空落落的。 嫡福晋青儿走了过来。 姐姐慈禧太后要抱载湉进宫,事先是征求了她的意见的。 开始她有点舍不得,可姐姐马上搬出了当年扶柩还乡,长江夜泊,孤苦无依,吴棠赠银的那段凄惨故事来教训她: “青儿,你还记得不?当时我们穷得连一碗米饭都不敢多吃,要不是吴棠赠银,我们恐怕不一定回得了家。吴棠走后,咱姐妹俩发誓,将来有一天出头,非要酬谢吴棠不可。现在呢,咱们都出头了,吴棠的恩也酬谢了。可是,过来的这段路容易吗?你不想把孩子送来,可多少亲王正等着把孩子送来。人家的孩子当了皇帝,可没有我们姐妹俩的好日子过了,你想想这个道理吧。” 青儿顿时恍然大悟:“姐姐说得太对了,我怎么就犯糊涂了呢。我回去就把载湉送来。” “这就对了。” 慈禧笑着说,“载湉进宫是当皇帝,我们叶赫那拉氏的孩子要当皇帝了。” 事情定下后,青儿要走,慈禧留她: “你别走了,咱们姐俩好好聊一个晚上。” 和常人家出嫁了的姐妹回到娘家一样,姐妹俩钻在一个被窝里,说东道西,最后说到吴棠上来。 “吴棠的本事怎么样?我听说有好多人参他呢。” 青儿不无担心地问。 “唉!” 兰儿深深地叹口气说,“咱们这个宝贝吴棠哪,真是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那是不是要撤他?” “撤?” 兰儿笑笑说,“我不但不撤,还要给他升官呢。有我在,吴棠的官儿只会越做越大,而且是世袭罔替。” 慈禧这是用亲王的世袭罔替待遇来说明保吴棠的决心,大清朝典制里并没有职官可以世袭罔替这一条。 载湉进宫尽管是青儿同意了的,而且进宫是当皇帝,又有当太后的大姨照料,应该说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眨眼间孩子看不见了,而且以后也很难见到,作为母亲的青儿还是有点受不了,以致暗暗落泪。 倒是醇亲王劝她: “你也别难过了,这是太后的恩典。我们全家都要记住太后的恩典,为太后出力。” “王爷说得是。” 醇亲王劝住了青儿,走到桌子前打开墨盒,开始写东西。 青儿见天快亮了,刚才又折腾了一大阵,劝奕還及早休息。 奕课边写边说: “别的事可以暂且放下,这篇文字间刻不容缓。” “到底是篇什么文字,这么急?” “我给你一说,你就明白了。” 奕環放下笔说,“载湉如果进宫嗣位,会有一些人跑来拍马屁,甚至会做出一些荒唐之举。我要写一道奏章给太后,倘若有人有此妄想,即请太后严惩。” 青儿明白了,这是王爷为了避嫌,也是为了自保,怪不得姐姐老夸醇亲王,说他谦恭老成,大福大贵。 记得姐姐当时把她嫁给醇亲王时(那时他还是醇郡王),就说醇亲王人很可靠。 嫁过来以后一看,才知姐姐眼光不差。 按说醇郡王在辛酉政变时,亲自指挥活捉肃顺,立了大功,是何等的英武,何等的果断。 嫁过来以后才知,奕還非常谦恭。 青儿记得,嫁到醇郡王府以后,她在大书房宝翰堂中央的大桌子上,看到一只铜制的陈列品,形状奇特,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请教醇郡王时,奕還亲自端来一碗水,慢慢地把水注入铜器。 注到一半时,奕還不注了。 “为什么不注了?” 奕還还是没有说话,继续把水注到铜器里,快注满时,铜器上贮水的铜盒突然翻过来,水洒了一桌子一地。 “满则溢,满招损。” 奕還冷冷地说。 青儿明白了,这只铜器叫“欹器”,醇亲王这是用这件东西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燥。 青儿应姐姐兰儿--慈禧太后的召唤来到宫里,讲起这件“欹器”时,慈禧点点头说:“我说醇郡王不错,果然不错。我要加封他为亲王。” 事情就是怪,醇亲王越是对太后谦恭,乃至于诚惶诚恐,太后还越是给他的恩赏多,这一道奏折上去,太后又会给什么恩赏呢?

0 阅读: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