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山东禹城菜园村有个外号叫刘大脑袋的村民,在给日军修炮楼时,以为鬼子

历史有小狼 2024-06-04 19:15:24

1937年底,山东禹城菜园村有个外号叫刘大脑袋的村民,在给日军修炮楼时,以为鬼子听不懂中国话,当着一个小鬼子的面,笑着骂了几句。 1937年,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军队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不久后,他们占领了禹城的菜园村,一个坐落于古官道旁的小村庄。菜园村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日军眼中的战略要地,因为这里既可以便捷进攻,又便于撤退防守,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巩固其占领地位,并预防如八路军这样的抗日力量的突袭,日军在村庄周围建造了坚固的炮楼和防御工事,甚至在关键位置布置了机枪,军事部署严密。 日军对菜园村民采取了两手策略。表面上,他们表现得十分友好,与村民们客气交谈,常在街上遇见村民便微笑致意,向抽烟的村民递烟,向带孩子的妇女赠送糖果,对贫穷家庭甚至进行施舍,雇佣村民修建炮楼时,不仅发放工资,还包饭甚至午餐时分发包子。他们的举动,表面上看是在帮助村民,实际上是试图以温和的面貌减少抵抗,稳固其占领的地位。 然而,日军的这种表面善意只是一种政治诱降的手段,目的是淡化他们作为侵略者的形象。晚上,他们常在村中放映电影,内容多是关于日俄战争的宣传片,夸大日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他们如何帮助中国人“夺回”被俄国人占领的土地。通过这些电影,日军试图塑造自己的形象,宣扬所谓的“东亚共荣”和“王道乐土”。 这种宣传活动表面上看似无害,但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战和文化侵略。日军利用这些活动来宣扬其政治理念,试图让村民接受他们的统治和价值观。电影结束时,他们还会发表演讲,进一步强化这种宣传。 尽管日军的种种策略一度使一部分村民对他们产生了好感,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逐渐认清了日军的真面目和他们所谓的“帮助”背后的险恶用心。日军的残暴行为和对村民的实际压迫开始逐步暴露,村民的初步好感被愤怒和抵触所取代。 菜园村的村民们被日本占领军强令修筑一座军事防御工事。这项任务要求村里的十几名青壮年男子集中劳动,他们被分配不同的工作,从搬砖到搅拌水泥。工地上的氛围充斥着各种声音:砖石相击的叮叮当当声、工人间的交谈声以及日军播放的音乐声,构成一副忙碌而嘈杂的景象。 在这群劳工中,有一个名叫“刘大脑袋”的年轻人尤为引人注目。他大约27岁,身材高大而壮实,头部尤其巨大,这也是他那独特外号的来源。刘大脑袋以他的力大无穷而受到众人的喜爱和尊敬,他总能在重活中顶上两个人的工作量。此外,他还以幽默感著称,在紧张的劳作中不时开些玩笑,为大家带来欢笑。 午休时间到了,大家纷纷放下工具,有的去取水解渴,有的抽旱烟聊天,而刘大脑袋则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休息。这时,一位身材矮小的日本兵也来到了同一地点。两人几乎同时走向厕所,随后发生了一幕意想不到的交流。 这名矮小的日本兵注意到了刘大脑袋的身体某个部位的特殊,竟忍不住赞叹。刘大脑袋原以为这名日本兵不懂中文,便自言自语地发了牢骚。然而,意外的是,这名日本兵不仅懂得中文,而且还是日军的翻译官。听到刘大脑袋的话后,他顿时愤怒无比,与刘大脑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结果,这名翻译官呼叫了其他日本兵,他们冲进厕所,将刘大脑袋团团围住,对他进行了残忍的打击。经过这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刘大脑袋被严重殴打,骨折多处,几乎奄奄一息。 几天后,村里的保长带着村民,用一辆简陋的车将刘大脑袋送回家。在日军占领区,刘大脑袋曾数次被打得昏迷不醒。家人为了救他,不得不耗尽积蓄,通过保长向日军献礼,这才勉强保住了他的生命。 三天后,刘大脑袋短暂地恢复了意识,尽管伤势严重,但他在最后的时刻表现出了极大的坚韧和决绝。他对围坐在床边的家人留下了最后的话语,嘱咐他们不要屈服于侵略者,去找抗日的部队,为他报仇。 来自 刘大年著;张海鹏主编. 刘大年全集 中国复兴枢纽 6[M]. 2019

1 阅读:10724
评论列表
  • 2024-06-06 11:54

    AI味冲天

  • 2024-06-11 03:57

    不胡编乱造会死吗

  • 2024-06-06 17:03

    故意👊脑袋大的小脑瓜

  • 2024-06-06 15:59

    想说嘛

  • xw 3
    2024-06-22 13:04

    这大脑袋思想觉悟还真是高![赞]

  • 2024-06-22 11:32

    刘大脑袋的情况很特殊,他是因为抖机灵而遭受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