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期青花折枝牡丹纹三足双耳炉 一件
尺寸:耳高15厘米,口沿高12.6厘米,口径13.95厘米,重775.3克。
品相:完美全品。
该炉非常漂亮,古朴雅致,器型罕见,一眼老窑古瓷。它,胎体厚重,胎糯腻干老,包浆浑厚,胎体手工捏做感明显,实物一股扑面而来的古韻能让外行感受到老器物的美和老气。它画工流畅潇洒、洗练精准,简洁又恰到好处,画工折枝花卉明显又元代逸风。本炉发色艳丽、青花沉稳深邃,全身老化痕迹、使用痕迹、包浆明显。是一件开门到明早期青花瓷精品。弥足珍贵,价值不菲。
它,直口,口沿上对称置双耳,浅腹,圜底,下承以三柱状足。通体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口下绘青花菱形锦纹,下腹及足绘折枝牡丹花纹,青花发色艳丽。此器形制朴实而兼具挺拔清秀,这种特色在元代后期明代早期的瓷器中较为少见。折枝花纹的曲线与菱形锦纹的直线形成对比,十分雅致,属于明代早期的经典之作。
和拍卖行类似的此炉对比:
2017年1月8日,本炉首此在瀚海拍卖行出现,当时拍卖成交价格是172500元,该炉当时确定年代为明早期。(见最后拼图对比)
2017年12月2日,此炉再一次在荣宝斋拍卖行出现,这次经过10个多月时间后,拍卖行的专家确定其年代是元代(见最后拼图对比)。
拍卖行三足炉和我炉对比,我炉造型更漂亮,更挺拔,更古朴,我炉内外全釉、满釉,拍卖行介绍此件也是内外全釉满釉,(就是没有在炉腹的外底露一圈原胎,炉膛内无露胎现象),我足底封口无孔,拍卖行足底封口露孔否不知。经过认真思考堪舆,拍卖行的炉,我认为瀚海断明早期是对的,荣宝斋断元不对。
此炉请到时我对年代也有迷惑,可见不光是我,人家拍卖行专家见多识广,也是在年代上确定不一,我的炉和拍卖行此型炉比,不到元。因为元代绘画随意潇洒些,忌刻意安排感。折枝牡丹纹象元,但菱形锦纹画得很严谨,不像元的潇洒流畅。发色、铁锈斑、钴料还真象明宣德,但宣德99.9%的器物都有款满身,宣德器有皇家气派,元青花无皇家气派感。那么如出现宣德青花无款的就很名贵、稀少、罕见了。关于菱形锦纹,我以前一对明宣德青花双层烛台出现过这种菱形锦纹。
综合看,我看我的三足炉是明早期,晚于元代,早于明宣德,
这三足炉,胎细腻、干老、滋润,很象清三代的胎,有康熙胎质的味道。元至正型青花胎都无此坚硬的,也许是封足底染釉造成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