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家务特别像剥洋葱,以为就到这层了,结果里面还有一层。#被隐形家务震惊到了#
就拿吃完饭洗碗举例,要做的不止“把放在碗池里的碗洗干净”这一件事,先要收拾吃完的餐桌,湿垃圾需要单独倒出来,然后把碗泡一会儿,加洗涤精,确保碗内外都擦干净并冲水沥干。
接着烹饪使用的锅具、厨具也要清洗,包括且不限于菜刀、菜板、刮皮刀、铲子、锅盖。
做完这些后,水池中积下来出来的厨余得倒掉,有水渍的台面得抹,有水渍油印的餐桌得抹,滴上油的厨灶得抹,讲究的连抽油烟机也要抹一遍。
最后等水沥干,所有锅碗瓢盆要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作为独居的白人饭选手,本喵每天花在洗碗上面的时间都至少半小时,对于同居或者有小孩的家庭,这样的劳动量只会更大。
但是,很多劳动是有责任承担但不做家务的男人眼里根本看不到的。
对他们而言,洗碗就是“把碗用水,顶多加洗涤精冲洗干净”,水槽要清理?厨灶和台面得抹?碗筷要沥干然后物归原位?这些又不是碗。
倒垃圾就是“把妻子收拾打结好让丢的袋子扔出去”,厨余垃圾桶如果有味要清理?新的袋子要套上?主动发现垃圾该丢了?不存在的。
洗衣服就是“按洗衣机开关,最多记得倒洗衣液”,要洗的衣服需要点数?衣服口袋要掏干净?有些材质不能机洗?欢迎打开新世界。
尽管每个人对“干净整洁”的理解和需求不同,生活的习惯和节奏不同,甚至在家里待着的时长也不同,并且表面上看好像也没有哪件家务非做不可(尤其在一切都能外包的都市生活里)——
但实际上,在一日日的共同生活中得出“什么家务是必须”这一结论的大多是女性,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而言,一个该做而没有人去做的工作,永远只会落在她头上。在承担大量家务的同时,她还必须付出心力去消化这种疲惫、无力与独自苦撑。身体加情绪,劳动永远是双重的。
人们习惯把家务视为“必要的奉献”或“女人的义务”——
前者鸡贼,认同做家务很辛苦,但又表示一个家庭牺牲在所难免;后者不要脸,认为女人伺候老公婆婆孩子是本分,把臭了千百年的父权毒瘤当宝。
家务是关乎生产、尊重、经验与智慧的无薪劳动,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与健康。
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看见隐形劳动,共同协商或主动承担家务,肯定彼此的付出,并在需要时提供支持。
比如讨论家里哪些家务是必须的,哪些可以省去或者外包,是否可以按喜好来分工,家务没有被完成时要如何应对……
生活的确很复杂,别的我们不知道,但家里所有活都是女人来干,一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