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步,不接受任何反驳!

特友谈文化 2024-06-09 22:33:53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自从实施包产到户这个政策,我们农民的日子就开始朝着好头走。

很多人不理解,但我告诉你,如果没有走这一步,现在的农村绝对没这么好!

包产到户这个政策的成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转折点,这事,我不接受任何反驳。

——【包产到户前】——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尤其是在我亲身经历的那些年里,农业基本上是靠人力和牲力。

我们这些农民,每天跟着太阳起床,跟着太阳回家,那时候全靠生产队来安排一切,可说是真真正正的集体化农业模式。

集体化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低下。

我们这些农民在生产队里干活,干得多干得少,拿的粮食都差不多。

这种方式让人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因为你辛辛苦苦一天下来,和那些偷懒的人分的粮食一样。

我们村的产量,据我所知,在1976年时每亩平均产量只有200多斤,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

除了低效率,动力不足也是个大问题。

那时候的农具大多数是木制的,耕地全靠牛和马,机械化几乎是零。

记得有一次,村里的老黄牛病了,我们几个青壮年就得自己把犁头拖在地里,那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到了1978年前后,国家开始意识到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提不上去。

这时候,包产到户的政策应运而生,它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生产积极性不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包产到户,简单地说,就是一项让土地的使用权回到农户手中的政策。

每家每户按照能管理的土地面积签合同,自己负责耕种和管理,超过国家定额的部分可以自己处理。这一举措,立刻点燃了我们这些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你的辛苦直接与你的收益挂钩了。

实施初期,我记得我们村是其中一个试点。

当年我们村的粮食产量就提高了将近一倍。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在我们村,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效果。这种制度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

因此,当说到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步时,我一点都不觉得过分。

没有这一步,我们农民可能还在那老旧的模式下苦哈哈地干活,既提不起劲来,也看不到希望。

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改善了亿万农民的生活状态,让我们这些曾经的生产队成员,真正成为了自己劳动的主人。

——【包产到户后】——

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深远,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产量,还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实施包产到户前,比如在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3050亿斤。而到了198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4073亿斤,增长了近三成。

安徽省小岗村是包产到户政策的试点之一

在1978年,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了生死状,承包了全村的土地,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据记录,小岗村实施包产到户后,第一年的粮食产量就翻了一番多,从1978年的15万斤增加到了1979年的36万斤。这个成功的试验很快就被推广到全国。

在全国范围内,包产到户政策的推广过程中,各地的实施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水稻产量较高的南方地区,因为水稻种植对技术和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包产到户政策推行初期,一些地区采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几户联合承包大块田地。

而在北方的一些麦区,由于耕作相对简单,更多采用了单家单户承包的模式。

这些地区性的调整反映了包产到户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细节,确保政策能够更好地落地生根。

比如在四川,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包产到户的实施更注重保证每个农户都能有水源丰富的田地,避免因地形带来的生产不公。

通过这样的政策调整和实践,包产到户政策不仅提高了全国的粮食产量,也极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到1984年,全国农村人年均纯收入已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355元,增长了166%。这种增长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

而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方面的变革也是显而易见的。包产到户激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他们在耕作上有了更多自主权,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收入的增加,许多农户开始投资于农业机械,如购买小型拖拉机和水泵,这不仅提高了农业劳动的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

此外,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民家庭能够投资于子女教育,改变了传统农村仅依赖农业的生活模式,增加了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促进了非农就业的发展。

在19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和非农产业的引入,如乡村工厂和加工设施,农民开始涉足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从而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到1985年,全国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已从1978年的约10%增长至约25%,显示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

通过这些数据和例子可以看出,包产到户不仅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深刻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包产到户农民富了吗】——

我还记得,改革开放前,我们村里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大家都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衣服穿得破破烂烂的,肚子里装的多半是红薯和粗粮。

肉呢?那是过年才能尝上一口。自行车在村里也是稀罕物,一个村子加起来也没几辆。

但自从1980年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后,我们村的变化就大了。

农民现在自己管理自己的地,谁也不想偷懒,因为多劳多得,直接关系到自家的饭碗。

到了1990年代,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从1980年的不足100元增长到超过1500元。这样的收入增长让大家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现在走在村里,你看不到过去那些破旧的土坯房了,大部分都改成了砖瓦房,屋顶上都是亮晶晶的琉璃瓦。

曾经的泥巴路也变成了水泥路,即使是下雨天,也不用再担心一脚踩到泥潭里。

至于交通工具,自行车几乎看不到了,大家都骑电动车或者开汽车,即使是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有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出门多方便。

说到吃,现在的饮食可比以前丰富多了。以前家家户户吃不饱,现在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大米白面是家常便饭,肉类更是随便吃。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现在在我们村随处可见。

而且,我们村的青年人,过去谁都想着早点离开农村去城里,现在好多人都回来了。

有的开网店卖特产,有的开工厂或者搞旅游,都挺赚钱的。这些变化,都是包产到户带来的。

这政策让我们这些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也给村里带来了活力。

看着眼前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我觉得那些说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会更富的人,那是没见识。

这些过来人知道,没有包产到户,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现在还得跟牛马一起耕地,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些年的变化,证明了包产到户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改变了我们农村的命运,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总结】——

包产到户,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步大棋。

自从实行了这个政策,我们村子和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那种看天吃饭,穿破衣,住泥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咱们村的农民手里握着土地的承包权,谁家不是种得精,管得好,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房子换成了砖瓦房,路变成了水泥路,吃的好,穿的暖,孩子们也能上好学。

这些变化都是包产到户带来的。

包产到户不仅仅是提高了农业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们农民的生活。

所以,我坚信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步,这点毫无疑问,也不容反驳。

你认为我说的对?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