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归安丘园》
对于有故事、有才华的人来说,随手写下的一封手札,都会有绵延不绝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封给好友写了一封幽默诙谐、充满真挚感情的信,没想到却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后来居然成了苏东坡厄运的发端。
这通信札,是苏东坡写给宫使正议子厚的一封信。这封信里的子厚,大名叫章惇,是苏轼的多年好友。
这封信写于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此时的背景是,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皇太后临朝,很快将乌台诗案后贬官的苏轼召回重用,8个月内连升三次,直当到翰林学士,知制诰。而此时,章惇作为王安石一派,被贬到了汝州。苏轼写这封信,是为了安慰朋友。不过,此时两人身份悬殊,苏学士却仍是一副幽默诙谐的口吻,虽是善意的,却大大刺激了章惇。他说:“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大意是,早先咱俩都有隐居田园的梦想,没想到你先我一步实现了,可真让我羡慕嫉妒恨呀。这话被正在倒霉的人听了,该是多大的挖苦和嘲讽。章惇受不了了。
这封信写完没几年,章惇得势,竟然一直爬到了宰相的高位,然后,他就开始了对苏东坡的疯狂报复。苏东坡的厄运一次又一次降临,被罢黜官职不说,还被剥夺了官阶,先是调充英州太守,旋即降为左承议郎,直到最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到惠州安置,东坡是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个人。好在东坡达观善良,走到哪里都能和当地的百姓、官员相处不错。刚在惠州过稳日子,又被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儋州。这是要把东坡活活给整死的节奏啊。这时的东坡已经64岁了,而且还病魔缠身,在海南的几年,苏东坡和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儿子苏过,真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之中……
【释文】轼启。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侯康胜,感慰兼极。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七日。
::启(qǐ ) 〈文言〉用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表示自谦,相当于禀告或陈述。
::丘园(qiū yuán ) 1、指家园;乡村。2、隐逸。
::耳(ěr ) “耳”的古音与“矣”相近,故又假借为文言语气词,表限止,相当于“而已”“罢了”,又可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也”。
::子厚(zǐ hòu ) 章惇,字子厚。嘉佑中,东坡签判凤翔,结谊章惇,延续几十年。元丰初“乌台诗案”,章惇虽为新党,仍极力营救东坡。当然,元祐初,章惇被逐,特别与苏辙结怨,以至绍圣中多方迫害苏轼兄弟,东坡均宽僳处之。到元符末,建中 初,章惇再度被窜逐海南,东坡亦善待其子章致平(参见《与章致平二首》)。此信则在元祐初章惇因新党失势,被贬斥汝州之际所作。
【译文】苏轼告:日前来信,劳烦您回复,得知您身体健康,十分宽慰。还归故里安居家园,早年我们都有此愿望。您能先得接近实现此愿,真是让我羡慕企盼。只是您在官场混得很深,不知道真能脱身否?只恨无缘见面说说过去的事情,来人要回去了,再次感谢!苏轼叩头再拜子厚(章惇)宫使正议兄执事。
《归安丘园》
苏 轼
▼
【1】轼启。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
【2】台侯康胜,感慰兼极。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
【3】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
【4】一见,少道宿昔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
【5】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七日。
二、黄庭坚《糟姜帖》又名《庭坚顿首承惠尺牍》,行书,纸本,28.9×37.6cm,现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凡5行,37字。无书写时间,从笔法、结体、风格来判断,应是早年所书,大约书于 1086-1093元祐年间。钤有“清和堂”、“姚广若秘笈印”、“仪周鉴赏”等印记。【释文】庭坚顿首,承惠糟姜银杏,极感远意,雍酥二斤,青州枣一蔀,漫将怀向之勤,轻渎不罪,庭坚顿首。
::糟姜(zāo jiāng ) 是一种姜的特殊做法。食用糟姜,古已有之,特别是宋朝,更是极为普遍,备受朝野宠爱。宋人不仅自己食用糟姜,而且还以之作为佳品,奉送与人。
::雍酥(yōng sū ) “雍酥”极有可能是在古雍州(今陕西省关中一带)酿制的酥酒。此外,雍酥酒不但在此帖中出现,而且在山谷的另一首诗《谢景叔惠冬笋、雍酥、水梨三物》中也出现。
::蔀(bù ) 搭棚用的席。
::轻渎(qīng dú ) 亦作'轻黩'。轻慢亵渎。
《糟姜帖》
黄 庭 坚
▼
【1】庭坚顿首,承
【2】惠糟姜银杏,极感
【3】远意,雍酥二斤,青州枣一蔀,漫
【4】将怀向之勤,轻渎
【5】不罪,
【6】庭坚顿首。
三、米芾《辱教帖》米芾《辱教帖》墨迹,纸本,信札,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纵27.8厘米、横39.8厘米。又称《伯充帖》、《致伯充尺牍》、《宋米海岳伯老帖》、《伯老台坐帖》、《眼目帖》。因是信札,米芾写来十分随意,但扎实的功力使这件小札也体现了用笔迅疾、力沉奇倔,欹侧取势而无霸气,转折间多机巧锋芒,笔势放的开,收的住,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顿首(dùn shǒu ) 磕头;旧时多用于书信,表示致敬。
::辱(rǔ ) 辱”:谦辞,表示承蒙。
::怵(chù ) 害怕;恐惧;惶恐。
::台坐(tái zuò ) 旧时称呼当官者的敬词。书信用语中对政界的提称语。
米芾《辱教帖》▼
【1】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
【2】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
【3】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
【4】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
【5】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
【6】伯充台坐。
四、蔡襄《脚气帖》
蔡襄《脚气帖》尺牍,纸本,行书,26.9cm×2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
【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仆(pú ) 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
::辄(zhé ) 文言副词。就;总是。
::三衢(sān qú ) 指今浙江衢县。因县境有三衢山,故称。
::惭惕(cán tì ) 羞愧惶恐。
《脚气帖》
蔡襄/ 行书
▼
【1】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
【2】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
【3】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
【4】印,望日当行,襄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