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9月17日和18日,以色列对黎巴嫩和叙利亚真主党发动了精密的远程爆炸袭击,数千台用于通信的BP机和数百个对讲机同时发生爆炸,导致至少42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自2023年10月冲突以来真主党遭遇的最大安全漏洞。
据称,这些爆炸的BP机和对讲机并非普通的通信工具,它们被植入了高爆炸性物质PETN,这种隐蔽的爆炸设计直接打击了真主党的指挥系统。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通过供应链渗透,制造并出售了这些“定时炸弹”,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敌方力量。
在W君看来这件事极端无耻,可以说是在人类历史上继白衣渡江之后最无耻的军事行动,完全突破了人类对于战争的道德底线。
但W君不就是学这个的吗?所以很多很熟悉的读者最近几天就一直私信不断,让W君讲讲到底是如何把炸药放到寻呼机里面的。而且大家最近似乎也对苹果手机里面的不明白色粉末产生了恐惧,那么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讲讲,敲黑板——下面咱们上专业课:
首先对于苹果手机里面的“不明白色粉末”咱们先简单说一下。
B站已经有博主在秀智商下限了。苹果手机听筒里面的“不明白色粉末”实际上是我们加进去的。这是咱们山东省的歌乐,一家做音响的公司的专利,为的是在小空间结构内让扬声器模组获得更好的低音协振效果。
这种扬声器模组在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很多追求音质的小型数码设备中都有使用。那些博主弄出来的白色粉末其实就是沸石。用打火机点来验证是不是炸药其实从想法上到实践上都很无脑。话说,C4和TNT都可以当柴烧,点把火没啥事;要是真的点的炸的话,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个秀下限的视频了。
而且从专业上来讲,让爆炸物颗粒这么填充在手机耳机听筒里面也是一种傻疯了的行为。
回到爆炸的BP机上,据称BP内填充的是太恩(PETN)炸药,也就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为什么是说是太恩就是太恩了呢?爆炸物爆炸后还会有一些残留,因此可以依靠试剂来进行检测。
通常太恩炸药爆炸后的残留物会对硫酸二苯胺试剂产生显色反应,呈现出特征十分明显的蓝紫色。
这种检测试剂不贵,所以黎巴嫩那边说是太恩,也就99.9999%的一定是太恩了。这种事情没有什么阴谋论,就别再争论是什么炸药种类了。
“太恩”在现在的军事用途上通常会用在会用在反步兵地雷中,同时也是重要的传爆器装药成分。
很多人认为,太恩是白色粉末,实际上纯品的太恩是有那么点像味精的颗粒的(比味精要短)。由于制备太恩炸药目前没啥技术门槛,其实在很多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所使用的也是太恩炸药。
例如2010年也门飞往美国和迪拜的两架飞机中就发现了被某个恐怖组织改装的激光打印机,其硒鼓中装满了大量的太恩炸药。
不过,对于偏重于手工工艺的恐怖组织,简单的将太恩粉末放到打印机硒鼓里面实际上起不到太大作用,原因是太恩虽然是易爆的猛炸药,但是如果是粉末的话,其爆炸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恐怖分子玩太恩的段子其实很多,有的顶多是造成了火灾,连爆炸都不能爆。这个使用上的事情咱们有机会说。
但太恩炸药是如何进入到BP机里面的呢?
这里就得说炸药的塑形工艺了。在军事领域中很少直接使用单品炸药的粉末制作填充装药。
通常都会利用各种方式给炸药塑形。
塑形后的炸药可以更稳定也可以更长久的保存,以至于反坦克地雷都可以用斧头劈开也不会爆炸。
通常TNT、黑索金以及他们的混合装药都可以利用浇铸的工艺将熔化的炸药液体直接灌入模具或者弹体里面。
在炸药冷却后就可以形成弹药的内部装药塑形。
但是太恩这个东西并不适合熔化浇筑。这件事和太恩炸药的起爆机制有关。通常从原理上讲太恩炸药的起爆是液化后分解。当温度高于太恩炸药的熔点的时候液态的太恩炸药会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这个起爆点温度距离熔点很近。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太恩炸药制品很难依靠熔化浇铸的工艺进行生产。
实际上在真正生产太恩炸药的时候是采用机械压制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的。通常我们在太恩炸药中加入一些增塑剂和稳定剂,可以把太恩炸药缓慢的压制成各种形状,甚至让太恩炸药保持一定的塑料性能。
相比熔铸,压制成型的工艺更安全,因为它不需要加热到高温,而太恩炸药的熔点与起爆温度相近,这使得加热处理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机械压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确保在处理过程中不会意外起爆。
对于BP机爆炸事件,炸药被巧妙地植入到设备中,应该也是通过类似的压制工艺完成的,这种方式能够将炸药隐蔽地装入小型设备中,同时保持高爆炸性和稳定性。甚至可以替换掉BP机里面的原本的一些塑料部件。加之染色工艺,可以让太恩炸药块难以察觉。
至于这些炸药块是如何引爆的问题,我们就得接触到BP机的基本原理了。
通常类似于黎巴嫩的金波罗寻呼机并不具有交互能力,仅仅是一个无线电接收装置,这就涉及到了BP机的协议了。
这里有一个音频化的BP机信号文件:
我们可以来听一下。
再看一下这个文件大波形: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波形是有明显的段落的通过疏密和间隔这个大波形会被分为四个不同段落部分。这也就是pocsag协议的电磁波表述了。
再细分,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段落上的特征字符信息
其实上面这四段内容分别就是
同步码:用于标识数据流的开始。地址码:用于唯一识别接收的BP机。消息码:包含传输的内容,使用数字或ASCII编码。奇偶校验位:用于数据的错误检测。BP机的信息台在一个频率上发送一套固定的同步码让BP机能接受对齐无线电波采样频率
通过地址码来标记特定的BP机,通常大部分BP机都只检出和自己的地址码相同的信息或者检地址码所有位都是0的信息。检出后解读消息码,将消息码转换为Ascii Code存储在机器内部的存储器里面。后面的奇偶校验位则是验证信息是不是有缺失的。
在BP机时代的协议其实并没有什么安全性可言,只要利用一个无线电设备在一个频率上模拟发出对齐频率的同步码然后将地址码的所有位全部置0那么这个区域内的BP机就会接收到群发信号。
那么为什么太恩炸药会被来电引爆呢?
W君猜测这次的爆炸装置是在铸造炸药块的时候在炸药块中埋入了一截钨丝,这节钨丝和BP机的LED灯进行并联。这个操作很容易实现。在压铸太恩炸药块的时候,同时压铸了两个弹簧触点,通过弹簧触点并联到了BP机的LED电路中。
这个东西很微小,即便是打开BP机也会被误认为是原始的电路设计而逃过无目的性的检查。
在接收到信息的时候,这根钨丝就可以和LED灯的频率相同一起闪烁。这个时候虽然钨丝发热但很难将周围的太恩液化引爆。发出的热量就会渐渐消散掉。
在攻击发起的时候,会连续密集的发送很多信息给这个频段上的设备发送大量信息,这时候钨丝就会维持在常亮状态,热量积累无法散发,这样就可以产生足够的温度引爆太恩炸药。
为什么是太恩?用TNT黑索金不好吗?其实太恩有自己的优势。太恩很难溶于水也很难被潮解反应,直接暴露于空气之中也能长时间的维持稳定性。当初做这个计划的人也并不是投弹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这批设备长期“潜伏”在必要的时候出其不意的打击。因此,太恩炸药就比其他的炸药更有适应性了。
so,虽然技术上摩萨德(最有可)可能通过供应链渗透,改变设备设计并植入爆炸装置,展示了极高的“技术水准”和“天才创意”,但这一行动的代价不仅是技术上的复杂性,还有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消耗。从设计炸药的隐蔽植入到利用POCSAG协议发出引爆信号,这背后必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然而,正如我们所知,这种做法无论多么精密,都难掩其背后所造成的生命代价和社会动荡,电子时代的白衣渡江,说的更准确的说法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
但,如果双方能够将这些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和平谈判和解决分歧上,结果岂不是更加美好?战争和冲突永远只是加深仇恨,而和平与合作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面对这样精密的技术与惨烈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反思,技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而我们又是否在用正确的方式利用这些技术来促进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