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体检,一条人命!”
这是患者家属信中的一句话。
截图的这两篇微博对比着看,很有启发。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去体检,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她可能有胆总管扩张。病人住院进一步做了各项检查,其中包括病理活检。活检的第二天病人又做了PET-CT,不幸的是活检部位的渗液和组织反应被影像学诊断为癌症,因此医生以胰腺癌给病人做了手术。
看了这件事,我有三点感受:
1,这是一起严重医疗事故,病人本不该做这个手术的。
病人做的是Whipple’s 切除,这是胃肠道常规手术中最难做、风险最大的手术。
这起误诊的最关键之处,推测起来,应该是放射科医生没有联系临床情况,没有想到病人前一天的活检造成了阴影,而给了癌症的诊断。
当然手术医生也有问题,没有术前病理确诊就上刀子了,不符合规范医疗。而且即使是胰头癌为什么切整个胰腺也让人困惑。
但是医疗事故总是这样的,一处处原本细小的错误没有被发现,最后酿成大错。
2,兼听则明。永远不要完全相信一方的叙述。
病人家属的陈述不知道是不了解医学还是想带动情绪,有不少描述不客观或者容易导致大众误导的地方。
比如有的人以为这是一起医院为了赚钱而故意做手术的“腐败”事件。其实医生不会这样的,这就是一起治疗不规范的误诊事件。
美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一个著名医院做了类似的Whipple’s 切除后,同样没有找到任何肿瘤。原来病人在外院活检的诊断“印戒细胞癌”是误诊,而这位手术医生没有遵循规范操作,没有在本院复核这个诊断之后再下刀子,造成了误切。
又比如,好多人怀疑医院贩卖器官,因为家属说“我们受害者家属不知道这些健康器官的真正去向”。但其实这个可能性根本没有。
因为,手术切下来的所有器官都要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等程序才能知道到底有没有肿瘤。对于这种临床诊断为肿瘤、但是显微镜下看不到肿瘤组织的病例,通常都要仔细寻找肿瘤,以免误漏。像上面美国这起事件,病人的全部器官都被处理成几百片切片了,啥也没剩下。
所以深圳这个病人剩下的器官即使还保持着,也是泡在福尔马林的片段,而且一般来说过期的组织会被扔掉。
3,这是一个典型的过度体检、过度治疗的例子。
一位原本比较健康的老人,因为做了超声而导致的厄运,不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同样年龄段的拜总,尽管每年体检,但从来不做腹部超声、不做胸部CT、不做CEA等癌症标记物检查。
是他负担不起这些检查吗?显然不是。而是没有这些检查的指征,做了这些检查可能弊大于利。
不幸的是,病人家属说的不错:“一次体检,一条人命!”
可惜现在绝大多数的体检都是不规范的、过度检查的。而很多人包括不少医生以为多查总比少查好,没有认识到所有检查、所有治疗都是要权衡利弊的。当获益没有超过可能的伤害(包括心理压力)时,应该遵循医学共识,不应该做这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