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为市民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

小满知足 2024-02-15 11:15:19

春节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为市民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一件件活灵活现的面塑艺术品让前来动手体验的朋友们啧啧称奇、注目观赏。#我在郑州过大年##发现郑青春##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2月13日,面塑艺术、魅力剪纸等“年味飘飘庆佳节”系列活动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进行,吸引了很多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市民和游客们前来亲自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作为非遗项目的面塑艺术,俗称面花,捏面人,起源于汉代。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历史渊源流长。“郑州面塑”源于清末,史料记载,四代传承,已有120余年历史。

而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借托剪纸传达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朴素愿望的民俗。剪纸和面塑艺术都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瑰宝。

0 阅读:1
小满知足

小满知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