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运》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

求求求文化 2024-03-14 00:56:30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夫白鶍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孔子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书,自以为花了很长时间,算是熟悉各种典章制度的逻辑与掌故了;我用经书中的理论会见了72个君王,给他们讲解先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阐明周公、召公治国理政的事迹,但没有一个君主接受我的讲说。实在是太难了!不知道他们是难以被我说服,还是我没有把大道讲得更透彻?”

六经是儒家最高学问之所在。然而,即使对经书再熟悉,学问再高深,用心再良善,若未能领悟 “道”,教化仍然难以推行。这正是儒家学者亟需突破的最大难关。

老子说: “你太幸运了,因为你没有遇到过治世的国君,也没有人接受你那一套大道理。你讲的六经,不过是先王陈旧的事迹,并不是先王之所以能成为先王并留下为人称颂的事迹的根本缘由。现在你所说的,你所能讲的那些经典都是行路留下的足迹,而足迹并不是足,也不是留下足迹的鞋子。

老子接着举了几个例子:例如,白鶂这种动物,两只白鶂只是相互对视,连眼球都不转动,就能成功交配,传承后代;还有一种是雄性在树枝上,而雌性在树枝下,两者并没有接触,也可以成功交配。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可以自己繁殖,它们是雌雄同体的生物。

万物各有其本性,无法更替,各有其宿命,时光不会驻足,大道是不可遏制的。若能真正体悟大道,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受阻;而那些背离大道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只会遭遇阻碍。只有理解大道,才能畅通无阻;若违背大道,则必然举步维艰。

听了老子的一席话,孔子似乎有所领悟。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他闭门不出,每天仔细参悟老子的话。三个月后,他再次碰到老子。他说:“我终于明白了自然造化的奥妙。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我应该更注重自然造化的奥妙,只有与自然造化融为一体,我才能更好地教化他人。”

老子听了后说:“你终于得道了!”

从自然造化中学习,相比从先王陈迹中学习,更加灵活、更可爱。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要去感受和赞颂伟大的自然界。学会礼赞大自然的人,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有趣、更加精彩。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