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霜降过后,万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然。霜降就像给大地施了魔法,不光铺上一层银霜般的滤镜,而且经过了打霜,很多蔬果都变得分外好吃,无论是菠菜、冬瓜、萝卜、大白菜、小油菜还是葡萄、柿子等等,都又糯又甜的,口感和甜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蔬菜霜打后都变甜,最近吃到的茄子就软趴趴的,入口有明显苦涩味。这苦茄子到底能不能吃呢?查了下资料,说法不一:有的说被霜打过的茄子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引起茄碱增加,过量食用茄碱会导致不舒服,带来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反应。也有的说茄碱在茄子中的含量是比较低的,成熟的茄子一天吃半斤不会引起任何麻烦,微苦的口感是茄子本身独特的风味,实在接受不了,削皮加上用清水漂洗一段时间,就可以处理掉苦味。
我更认同第二种说法,就算是入口微苦,我也没有放弃茄子。茄子中含有茄碱,这种物质的味道本身就是苦的,对于喜欢苦味的人来说,要的就是这种涩涩的味道。很多蔬菜原本是野生蔬菜驯化的,苦味是野生蔬菜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毕竟动物不太喜欢吃苦味的植物,所以这些带有苦味的野菜能够侥幸生存繁殖下来,可人类不同意呀,在人类孜孜不倦寻找好吃的食物的历史进程中,带苦味的茄子都逐渐被淘汰了,现在人工选择的茄子品种早已消失了苦味,只是偶尔在茄子柄蒂处会有苦味,或者某些品种在高温、干旱、霜降或其他特定环境下,会出现“返祖”现象。一般人吃茄子都会完全削去茄子皮,而我连茄子蒂都会予以保留,因为那正是苦味最明显的地方。其实现在我们吃的基本上是来自蔬菜大棚种植的茄子,很少有露天农家菜园种植的霜降老茄子来到市场,因为经霜后的茄子水分减少变蔫了,失去了水分子的支撑,茄子表皮坍塌凹陷,这种卖相,送到市场上一般也是无人问津的呀!
大部分的人是不喜欢苦味的,据调查,竟有86%的人拒绝苦味,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苦味?这其实源自古老的自我防御本能。在自然界中有苦味的食物,可能会有毒。人们喜欢甜味而讨厌苦味是为了生存所需和生俱来的自然反应。当然,从苦瓜、蒲公英、芥兰、莴苣、花椰菜到茶叶、咖啡,自然界也有不少无毒的苦味食物,那是通过多少勇于尝试才学会了解,可见接受苦味是比较高级的认知与经历。冒着中毒的风险,不知通过多少世代的尝试,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人类才筛选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实。虽然,人们先天基因设定以负面感受来抗拒苦味,但可以经由后天的过程,来接受某些苦味。
人类的舌头上有很多颗粒,但这些颗粒并不是味蕾,而是菌状乳头。每个蘑菇状的乳头上有50到100个味蕾。舌头的味蕾可以感觉苦、辣、酸、甜、咸五味。然而,感受甜、酸、咸、鲜的味蕾都只有少数几种,感觉苦的味蕾却至少有25种之多。苦味受体数量之多,以至于我们对苦味非常敏感。对苦味的敏感程度,除了儿童时非常强烈,怀孕期的妇女也是非常敏感的,这都是出于本能的生理保护。对苦味如此敏感的好处是避免我们中毒,很多有毒的植物成分,如马钱子碱、氰化物等,都是苦的。如果吃什么都觉得好吃,那很容易就被毒死了。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苦、辣、酸、甜、咸什么都能吃,那是不是说明他的生存信念比较强,起码他没有明显的生理性自我保护反应跳出来,阻止他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这种苦味敏感性的降低可能反而是进化的优势。
想起在我们中国南方,对于苦味也是情有独钟,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燥热潮湿,另外也是缘自长久生活习惯的养成。除了喜爱功夫茶的甘凉、苦瓜和芥菜的清苦,橄榄也是南方人一项独特的爱好。嚼一枚橄榄,是一项很费时间的细致活儿,先把苦涩干脆的果肉咬碎,再将其慢慢嚼出细腻甘甜的味道,最后感觉到一股清爽之气顺喉而下。青橄榄也可以拿来做汤。潮汕著名的橄榄猪肺汤,除了橄榄,还会加上川贝与杏仁,三种不同的苦味,通过长时间熬制,最终汤水变成乳白色,不带任何苦涩味道,反而回甘绵长。
味觉的感受与年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甜,胎儿的味蕾在出生时已经发育完全,出生后马上可以分辨母乳及其他味道的差异,且天生偏爱甜食,这也许是写在基因里的密码,因为我们远古的祖先没有办法立刻辨认食物是否有毒,只能依靠味道,而恰好大部分带有甜味的食物都是无毒的。胎儿和新生儿不会对甜味产生厌倦,他们会接受母亲给予的一切味道,且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胎儿会认为母亲吃的所有食物是安全的,并会逐渐接受、习惯这些味道。随着我们成长,必然要接受世界更多的味觉,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懂得品尝苦味的人,在味觉上是具有深厚的生命经验的。
人生于世,忧多乐少,人生就是一个受难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们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最终,也学会了品尝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的苦味。人生似甜实苦,人间随处有乘除,没有谁的人生在掰开细品后发现是值得羡慕的。人过中年,若无几斤苦水,情何以堪?那就吃点带着淡淡苦味的东西,无论是清炒苦瓜,凉拌茄子,还是品一盏清茶,嚼一枚青橄榄。品嚼在嘴里的滋味,是小小的岁月之波,潮来又潮往,起伏又起伏。舌尖上微苦含涩,把孤寂统统吞到肚子里去。
苦与甜,其实总是相伴的。而快乐和悲伤的相关性,也好像甜、咸、苦一样,并不是一个感知维度上的正负两极,的确在生物学上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综合体验上会产生相互增益减益效应。如炒菜里放一点糖会提鲜,糖年糕里放一点盐会更甜,苦药往往用大量糖混合覆盖苦味,这是不同剂量下产生的感觉刺激差异导致的。快乐和悲伤也是如此,情绪交替可以更鲜明的感受到情绪变化,认知来源于比较。正是因为有了苦,才能衬托出甜的美味。而苦也是治病的良药特有的味道,因此,有时候我们不仅不需要倒出苦,甚至还要有意地去吃苦。同理,一直快乐会有耐受性,人是不会满足于快乐的,仅仅是快乐的话,不会让未来的生命快乐。说到底,世界产生了生命就是让生命去尽可能的认识世界,以达成世界的自身不断扩展。
在苦味的土地上
梦布下了路的迷宫——
蜿蜒曲折的小径,
开花的花园,阴暗,安详;
停棺的地穴,攀星的梯阶,
祭坛的浮雕:回忆与希望——
老年的忧伤的玩偶——
小小人形微笑,过场;
友好的形象呵——
小径于花间转弯处,
玫瑰的幻觉,
标志着道路……向远方……
——安东尼奥·马查多《苦味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