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容易诱发脑梗?医生提醒:不想突发脑梗,冬天要注意这5件事

小洁说健康 2024-11-10 04:09:19

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冬季更是成为了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其中脑梗(脑梗死)就是不容忽视的一种。

那么,天冷真的与脑梗有关吗? 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冬季为什么容易引发脑梗?

1、血管收缩

冬季气温低,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血管收缩会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压上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因此发生脑梗。

2、血液黏稠度上升

冬天寒冷干燥,人体活动减少,水分摄入通常不足,这使得血液黏度增加。血液越黏稠,血液流动速度越慢,更容易在狭窄的血管处形成血栓,引发脑梗。

3、血压波动加剧

寒冷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血压波动加大。血压突然升高会给脆弱的血管带来压力,增加脑梗的风险,特别是在清晨,血压波动更为明显。

4、心脏负担加重

寒冷天气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脑梗的风险。

5、活动减少

冬季天冷,不少人减少户外活动,身体新陈代谢变慢,血液流动速度也有所降低,血管弹性减弱,增加了血栓的形成风险。

脑梗的前兆有哪些

1、突发头晕或头痛

脑梗的初期可能出现剧烈的头晕,伴随头痛感,尤其是在站立或活动时感觉加重。若是突然间感到晕眩且无法站稳,可能是脑梗的信号。

2、肢体麻木或无力

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如手臂、腿部)麻木、无力,甚至失去控制,通常是由于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影响了神经功能。

3、语言障碍

脑梗的前兆还可能表现为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可能出现口齿不清或不能正确理解他人讲话。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区域供血不足。

4、视力模糊或失明

如果一只眼睛或双眼视力突然模糊或暂时失明,可能是脑梗的警示信号,尤其是单眼的视力丧失。

5、步态不稳或失衡

脑梗的发生还可能导致走路不稳、失去平衡,甚至摔倒。这是由于大脑的运动控制区域受到影响,导致协调性差。

不想突发脑梗,冬天要注意这5件事

1、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容易收缩,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脑梗的风险。因此,外出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四肢的保暖。室内温度也应保持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冬季气温变化大,血压波动也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情绪波动,以免血压骤升。

3、增加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

冬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冬季应多喝水,保持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饮水量,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4、适量运动,提高心血管功能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脑梗风险。冬季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游泳等,也可以进行户外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天气下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和血压波动,容易引发脑梗。

5、保持均衡饮食

冬季饮食应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等,减少高脂肪、高盐分食物的摄入,避免血液粘稠和血压升高。

17 阅读: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