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错误的表现形式(八)——用错误对抗错误

老头和你课程 2024-04-13 21:19:05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想和推理的艺术,逻辑能力的高低与误解产生的概率成反比。错误逻辑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的逻辑推理。

——笔者摘抄

“用错误对抗错误”这种逻辑错误也有人称为“以暴易暴”,它的表现形式:面对一个错误的行为(事实),用同样错误的行为(事实)来对抗,从而论证自己的行为(事实)是正确的。

事实上,两个错误带来的仍然是两个错误。这种逻辑错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是:“因为过去如何,所以现在也要如何”。其中的“如何”可以是人们的任何行为,无论是善意的行动还是邪恶的罪行。

上述论证的推理过程依赖于一个假设:过去发生的事情(先例)能独立决定未来的事情,也就是说过去的某种行为是未来某种行为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

实际上,过去已经完成的行为只有历史意义,不能为未来同样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持!在判断先例是否具有借鉴意义的时候,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事物本身。

上面说的道理人们应当明白。但是如果这种谬误出现,其结果是人们往往会被非理性左右,最终会导致众多的非理性结论和行为。在人类历史中,有着大量充满了这类谬误的例子,且经常以宏伟壮观的规模出现。

比如,人们经常说,“过去某某杀死了我们很多人,现在我们应当以牙还牙杀死他们更多的人!”冷静思考一下,如果当年他们做的是错的,几十年后我们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报复,双方都错了也不能证明这种行为变成对的!

用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仇恨教育,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仇恨教育下的孩子从小缺少安全感,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长大后往往对强者诺诺唯唯,对弱者暴戾有加。

下面简单谈谈仇恨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1、造成孩子偏激的性格

仇恨教育如同一直重复灌输的口号一样,极有可能会导致孩子造成思想和认知的偏差。比如,目前社会上有的人听到“日本”两个字就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最终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例如十几年前西安的“U型锁”事件。

现在网上这种盲目仇日的人还是很多的,每当看到有关于日本的新闻,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反面报道,总有人在评论中破口大骂。

2、破坏孩子的多元认知能力

孩子在不断渲染的仇恨教育诱导之下,很容易把自己的认知能力禁锢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甚至切断自己和外界很多的信息交流渠道,从而造成了对世界上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最终将会变成一个盲目自大与极度自卑合为一体的怪物。

3、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安全平和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仇恨教育,孩子们的情绪表达、创新精神、专注力都会受到严重压抑,受到某种刺激后往往以暴力的方式表达,比如叛逆、欺凌弱小等等。

从小被灌输仇恨教育的孩子,结果是对世界缺乏安全感,对他人缺乏信任,成年后的表现常常是难以与他人合作,对强者顺从,对弱者霸凌,从而造成整个社会都缺乏安全感。

4、对孩子孩子长大的人格有严重影响

仇恨教育实际上是强行要求孩子选择站队的一种方式,利用历史上其他人的过错,从小在孩子的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如果接触到与仇恨教育不同的事物,其结果要么产生认知的冲突,要么产生偏执的错误,无法体会个体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

“以暴易暴”VS“正当防卫”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正当防卫怎么分析?如果“以暴易暴”是错的,那么被别人殴打时是不是不能还手了?

本文不讨论法律问题,仅仅从逻辑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正当防卫”不属于“以暴易暴”的逻辑谬误。

我们假设两个例子:

例1:有甲、乙二人,三年前甲杀死了乙的父亲;三年后乙寻机报复,杀死甲的父亲。这是典型的“以暴易暴”。

例2:甲、乙二人在路上因故起了冲突,甲先殴打乙并用刀威胁杀死乙;乙夺刀捅伤了甲。这是典型的“正当防卫”。

分析一下两者的差别:

首先,例1中“以暴易暴”逻辑谬误是用过去先例来论证未来的行为,过去的先例中的行为双方与未来行为的双方,是不同的当事人;例2中“正当防卫”的双方,当事人没有变化。

其次,“以暴易暴”逻辑谬误在发生时间上,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且比较长;“正当防卫”中的先后,是发生在很短的一个时间段内,通常行为是先后连续发生的。

正确的逻辑论证,在面对先例的时候,应当且只能关注事物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事物本身。

比如例1中,“甲杀死乙的父亲”这件事的本质是杀人是一种犯罪,必须受到法律惩罚;“乙杀死甲的父亲”同样也是一种犯罪,同样也必须受到法律惩罚。如果认为乙的复仇是不应受到法律制裁,就是典型的逻辑谬误!(用道德说事的朋友,请自便)

特殊案例:4·14聊城于欢辱母杀人案

2016年4月14日14时,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冠县的一起刑事案件,本文不进行深入讨论,终审判决书如下。

最后留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上世纪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杀害了大量中国人,能作为现在报复日本的理由吗?

大肆宣传仇恨的做法合适吗?

最后想说,任何一个论证都必须保证的是,作为前提和结论的陈述或判断都必须为真,且不能违背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否则这个论证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如果违背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推理过程正确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欢迎大伙点赞加个关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逻辑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