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现代人不懂审美,随便写个,就说这是一首诗

郭淮谈人啊 2024-11-26 08:59:15

看过席慕蓉介绍叶嘉莹的文字,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急于找一本叶嘉莹的书看看。读书,就是这样,能够由此及彼。

有人说,人一辈子读透一本书也可以。其实,真要读进去的话,是不大可能只读一本书的,因为一本书会勾起你读其他的书。阅读,如果能够真正开启,将是一个接连不断的行为。

席慕蓉是如此描述叶嘉莹讲词的情形的:

“以《人间词话》为主轴,谈词的由来、特质、境界、以及雅郑之间的微妙差异等等;上下纵横,中西并用,再加上兴会淋漓之处叶老师不时地让思路跑一下野马,把我们带到一片陌生旷野,那种辽阔无边,那种全然不受约束的自由,好像极为混沌无端难以言说,却在同时又井然有序地一一心领神会……何以致此?何能致此?当时的我,只觉得叶老师在台上像个发光体,她所散发的美感,令我如醉如痴,在无限欣喜的同时还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怅惘……”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叶嘉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奔波,她早岁丧母,远嫁他乡,中年又痛失爱女。

苦难对于创作者而言是一笔财富,因为苦难会让人更加深切地读懂生命之真之痛,正如昆德拉在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言:“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尽管似乎没人希求这样的财富。

叶嘉莹丰富的质地中就饱含这样的财富,席慕蓉认为叶嘉莹讲词是“一种以生命相融合相感发的活动”,“她所具备的能量是何等的强大与饱满,而她自己的生命的质地,又是何等的强韧与深微啊!”她说:平生都不是我的选择。我是穿裙子的士,但我不是一个强者,我没有办法改变那个时代。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她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在书中,叶嘉莹不仅能够讲清楚词面上的意思,更引导读者领会“言外之意”。她以深厚的文化功底,破解字里行间隐藏的“文化符码”,引领读者感受词的意微妙之境。

我们的传统文化还真的缺乏这样的领路人。虽说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汉字一直使用至今,但是文字的流变使得今人看古文还是存在很大障碍的。中国古代的诗人又一向喜欢(或是习惯于)欲言又止。你若只能看懂字面意思——更何况很多人对字面意思是迷迷糊糊的——是触摸不到其真正内涵的。

叶嘉莹说:“读者要读小词,你要带着一种对微言的敏锐的感受。你如果只看外表,你配合不上,你就看不到深刻的意思。”

她的分析与讲解,真是让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词之美。叶嘉莹先生的话语仿佛为我推开了一扇窗,让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与深远意境如晨光般洒满心房。我开始尝试着按照她的指引,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态去触碰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无限的小词。每读一词,便如同与古人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那些微妙的情感波动,在叶先生的引导下,变得清晰可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句曾被我匆匆掠过的句子,如今却在我心头泛起层层涟漪。我仿佛看见了那位孤独的身影,在落英缤纷中静静伫立,而细雨蒙蒙中,燕子成双成对地掠过天际,对比之下,更显出人的寂寥与对陪伴的渴望。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与表达,正是小词独有的魅力所在。

叶嘉莹先生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更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感受。在她的引领下,我逐渐发现,每一首小词都是一幅精致的画,每一个字都是精心雕琢的宝石,它们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情感画卷。我开始懂得,读词不仅是文字的阅读,更是情感的共鸣,是对生命、对自然、对世间万物的深刻体悟。

如此,词之美,不再只是外在的韵律与辞藻,而是那份能够穿透时空、触动灵魂的力量。感谢叶嘉莹先生,让我得以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而美好的精神栖息地。

我不太懂诗词,虽说也上了十多年的学,毕业之后读书也常遇诗词,可是我始终不敢说能够读懂诗词。一来,上学时没有一个懂诗的老师将我领进门,二来,自己又没能自学顿悟。也就是一直未能取得编辑家周振甫说的“立体的懂”,周振甫主张死记硬背,他说:“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

像我这样的状态者,恐怕也不在少数吧。我武断地以为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诗词,有些人即使写了一辈子诗,似乎也离诗很远。就像汪国真,有人说他是“最不像诗人的诗人”,他的诗里充斥着太多不像诗歌的空洞口号。

叶嘉莹说:现在的人根本没有审美的观念,随便写一个就说我这也是一首诗了。诗有诗的质素,它应该有语言、声音、节奏的一种美感。

叶嘉莹讲解的文字极富美感,从诗经到清词,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以作为所讲之词的佐证,亦与词相得益彰。她不畏惧权威,对张惠言、王国维等大家也不偏听盲信,敢于批评指正,成一家之言。

在她的课堂上,叶嘉莹先生常以温婉而坚定的语调,引领学生们穿越千年的风尘,去感受那些古老文字背后的情感波动与意境深远。她认为,真正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哲思的结晶,是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深刻独到的体悟。因此,在讲解之余,叶嘉莹更鼓励学生用心去聆听诗词中的声音,体会其中的节奏与旋律,让心灵随着诗句的起承转合而起伏跌宕。

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开始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审视周遭世界,即便是日常的琐碎,也能从中发掘出诗意与远方。叶嘉莹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点燃了学生心中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诗歌创作,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在这个快节奏、物质化的时代,叶嘉莹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为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流,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的滋养与美的教育。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诗,作为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艺术形式,其生命力在于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引领我们向着更加美好、深邃的精神世界迈进。

叶嘉莹,是我认为真正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学识和胸襟都好。以前读席慕蓉的散文,看到已过花甲之年的她在叶嘉莹面前兴奋得如同小学生,感到特别惊讶。

听了一次叶嘉莹的演讲,席慕蓉写道:“那晚之后,我在日记里记下自己的触动,我何其有幸,参与了一次极为丰足的心灵乡宴。”陪同叶嘉莹寻根,她又写道:“多年来都在离叶老师很远的地方一本又一本地读叶老师的著作,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可以在北京的街边,请叶老师吃了一根内蒙古出品的酸奶冰棒。”

用记者的话说,对于叶嘉莹,诗人席慕蓉和作家白先勇像两个“追星族”。被叶嘉莹“迷住”的人还有很多。当年的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徐晓莉将旁听叶嘉莹的课比作“偷吃仙丹”。她和几位同学一直旁听叶先生的课,至今已有35年。

加拿大的实业家蔡章阁,只听过她一次讲演,就愿意出资为她建设研究所大楼。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