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另一个鸟鸟,如何打开社交焦虑?

慢慢树懒 2024-07-31 00:19:12

近期的吐槽大会上,新人鸟鸟,一位毕业于北大,说话温吞吞,柔声细语的软妹子,给我们带来一场很有味道的吐槽,让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她的吐槽,图景式展示了一个社交焦虑患者的内心世界。

我们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类似的情境出现?

比如,在某个场景遇到一个陌生人,突然觉得特别心慌和恐惧,觉得自己哪里好像做错了,人家只是问问有什么需要而已,但是突然间说不出话来,只想赶紧离开。然后甚至为此还失眠好几天。

类似这样的,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总是怕自己得罪对方,担心哪里做的不好;总是觉得自己说的话不合适,给别人造成了麻烦,别人对自己很排斥,这使他们非常恐惧和内疚。

这就是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就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这类疾病归类于神经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

见到陌生人,或者是相对比较正式的场合,多多少少都会让人觉得紧张,这是人类正常的反应,但是一般这种正常的紧张往往是短暂的,大多数人会逐渐放松,不会有太多的压力感。

但是,存在社交焦虑症的患者,内心的这种紧张不安和恐惧会一直存在的,很难通过其它方式得到缓解。而且,这种紧张还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这种紧张和恐惧远远超过正常的程度,有时会感到死亡将近的强大的恐惧。而且在离开这种社会情境后,头脑中还会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得焦虑情绪反复强化。生理上也会伴随出现出汗、脸红、心慌等症状。

这种恐惧难以自控,让人对这种社交场合和社交活动,失去兴趣,感到压力,体验不到乐趣,从而自觉回避、主动拒绝,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内心伴随着自卑情绪产生。

社交焦虑,需要积极的心理治疗

回避社交活动会导致如下的恶性循环,加重不好的心理体验,导致病情的越来越恶化,只有积极地治疗才是对付社交焦虑症的最佳办法。

害怕被人评价→缺乏社交技能→缺少社交强化、缺少社交学习经历→回避特定的场合→害怕被人评价(恶性循环)。

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加强社交技能的学习和强化,另一方面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克服社交时的紧张、恐惧及躯体不适,轻松地面对各种社交场合,克服回避行为。这样你就会进一步增加自己学习的机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克服社交焦虑,开启正常社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社交焦虑的产生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社交创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直系亲属中存在一位严重社交焦虑症患者的人,其本人患上社交焦虑症的概率会上升10倍。

但是,后天的训练还是有助于克服这种焦虑情绪。

1.改变封闭性非语言行为。社交情境中不自觉地采取自我防御的姿态,可能会让我们自我封闭。通过改变封闭性非言语行为,我们可以向对方传递愿意与其接触或交流的信息,从而提升社交质量,诸如采取一些不是那么封闭的姿势语言为:

比如,与对方离得近一点;适当的眼神焦虑;不交叉手臂或做一些手势等。

2.不做“话题终结者”。很多备受社交焦虑困扰的人很容易成为“话题终结者”,并进而自我验证,加重了社交焦虑。正确的态度是适当练习,告别尬聊。与人初识,谈话的内容应该友善而又不至于太过私密。谈论一件事时,我们的讲述详细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对方的反应而定。要确保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后,再做出回应。

3.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相对于封闭式提问而言的,开放式提问指能够引出详细回答的问题,引导词包括“怎么样”、“为什么”,以及“以哪种方式”。封闭式提问是指仅能引出对方回答一两个字的问题,常以“是不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一个”等疑问词开头。

4.最最关键的,是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度在意他人的反应。我们通常社交场合的人,都是普通人,不要过度神话,我们即使说错个别字,做错个别事,对方也不至于那么敏感,天不会塌下来,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不要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对方可能的反应进行过度的猜想或者推演。放心做自己,要有自信,或许让别人猜猜自己也是好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