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高手为什么要给隶书中添加这些元素,从而获得评委认可?

滨滨谈文化 2024-06-29 10:11:04



喜爱隶书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在书法大赛上的一些隶书作品,大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那些创作者在创作隶书作品时,往往都要采取一些方法,从而获得评委们的认可。一些书法爱好者认为,隶书就是隶书,为什么还要在隶书中添加一些其它东西?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隶书的来源以后,就会认为,隶书具有高古质朴等特点,当代书法大赛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些,更有一些评委会认为,学习隶书的人,不能只是学此一家,而是要以遍学、多学为主,同样是隶书,可能学习了一种隶书,评委就会认为学习较为单一,没有融合性学习,也有人觉得,隶书还是要体现出篆书的一些用笔和结字,这样一来,评委也会觉得创作者具有深厚了功底。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会知道书法大赛上的那些入展作品,应当是遍学诸家,融合多书体来创作出来的了。对于隶书爱好者来说,我们可能学习的只是一种书体,如《曹全碑》,那么在创作作品时,我们不能只是用《曹全碑》来创作作品,因此,学习了《曹全碑》以后,还要去学习《乙瑛碑》、《礼器碑》或者《三门颂》等,只有把这些碑帖学习完成后,在创作作品时,更要把自己所学融合性地进行创作。

如何融合?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表达清楚的概念。因为创作时的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审美不同,学习的深入程度也不同,由于各种不同的情况要同时反映出来,因此这里没有办法用一种方法来交代清楚它。但是,这种总体要求是,创作作品时,可以采取创作内容来进行集字练习,这些集字在初期时可能很像,但创作时它不可能把自己所学的各种书体放在同样一张纸里,方法是要做到越写越不像,最后让别人一看,既像这个,又像那样,弄得评委也不知道究竟是学谁的,这时,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只有这种创作方法还是较为单薄的,因为这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仍然缺少一些高古气象,则会徘徊在入展的边缘上,评委也会显得为难,但是,如果在作品中再增加一些篆书的笔意或结构,则会让作品显得更为高古,而此时的作品,一定会在评委的眼里感到作者是多学诸体,同时也提升了隶书作品的质朴与高古气象。

然而,当代书法也是表现书法艺术性的要求,单单是写字来说,只要把自己所学用笔墨写出来就可以了,一幅好的隶书作品,不仅仅是笔墨语言,更是要表现它的艺术性。艺术性是什么?就是在笔墨表现的基础上,用中国哲学思想来实现它的矛盾关系。例如书法作品中,既要有字形的大小、章法上的疏密、墨色上的干枯浓淡,还要有隶书的审美关系等。

在书法创作上,要不要用融合各种书体的方法?隶书的艺术性表现会不会写成丑书?对于这些问题,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又是如何去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提升书法创作的水平。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1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