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三毛》⑤|撒哈拉的故事,让女孩们懂得爱和勇气

加加聊好啊 2024-09-21 04:58:53

昨天,我们了解到的是三毛与两个侄女之间的温情往事。从陌生,到熟悉,到亲昵,最终彼此驯服,互相陪伴。三毛开车带侄女出去游玩,给她俩买创意书籍,帮她们创作剧本。对于孩子,三毛从不说教,而是启发性教育,为她们的童年记忆画上了灿烂色彩。有三毛这样一位乐观、有趣、开明的姑姑,给孩子的成长还带来哪些启发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选择的可能:陈天慈说,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三毛对她的影响,那便是:勇气、自由、坚毅。 在外人眼里,三毛是浪迹天涯、活出女性自觉的先锋人物;在作为亲人的陈天慈看来,小姑并不为觉醒而活,她只是随心而走,由内而外地活出了极致精彩。 关于勇气,陈天慈想到姑姑回复读者的一封信。那时候,她常常看到姑姑趴在书桌前,一字一句亲自回复,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她总是把别人的事情放在自己前面。 有一篇题目为《是美德还是懦弱》的文章,三毛向读者回复这个问题时说道:“勇气是可贵的,极为可贵,又最难实行,如果凡事缺少了实行的勇气,再有智慧与仁爱也是枉然。” 在这方面,三毛是个知行合一的人。

曾经年少时,弟弟在巷口跟别人玩弹珠游戏,老板出老千,一群男孩子在那跟他理论,却没有头绪。三毛正好经过,走上前,据理力争,毫不畏惧。 还有一次,大概是为人情世故,几个远方亲戚联合起来欺负母亲,三毛挺身而出,帮母亲辩解,把对方骂跑。那时候,她只是八九岁的孩子。 活着,需要勇气。爱着,需要勇气。放手,也需要勇气。反抗痴爱的负担,更需要勇气。 “在父母的面前,再年长的儿女,都是小孩子,可是中国的孩子在伦理的包袱下,往往担得太认真和顺服,没有改革家庭的勇气和明智。” 三毛在《爱与信任》中写下的这段话,让每一个清醒的人心有戚戚。 自由,是三毛最深的生命底色。她前半生走在路上,追求的便是灿烂的自由。 《撒哈拉的故事》一书记录了沙漠里的各种人与生活。有的女人,生病了不愿找男医生。有的女孩,十岁就被父母安排嫁做人妇。文化不同,女性的地位也不同,获得的自由程度也有大小。 三毛太明白自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她在文章中写,“自由是多么可贵的事,心灵的自由更是我们牢牢要把握住的;不然,有了爱情仍是不够的”,“不能忘了,我们也是‘个体’,内心稍稍追求你那一份神秘的自在吧”。 她会有意识地培养侄女的自由意识。有一年暑假,三毛带侄女做短途旅行,她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她俩决定目的地。一路上,她没有以大人的身份自作主张,而是让双胞胎姐妹轮流做决定。 这样的锻炼,让从小被大人宠坏的陈天慈明白一点: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顾后果,自由是在有选择权利时懂得做决定,在没有选择时保持心灵的自由。自由就是选择,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选择的可能。 年岁增长,人生诸多无奈,生活的压力、情感的牵绊,总是无法让人享受太多自由。有时是迫不得已的放弃,有时是心甘情愿地的割舍。平凡如陈天慈,始终记得姑姑三毛的一句话: “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阻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小姑鼓励她考最后一名:普通读者,可以从文章里了解三毛的思想;身为她的亲人,生活中不经意的事物都会激起珍贵的回忆。 看《最强大脑》时,陈天慈想起小姑。三毛很少看电视节目,却是第一个介绍益智游戏和节目给她的人。 她接触到的第一种益智玩具是七巧板,三毛从国外带回的。无聊时就被拿出来进行比赛,还会考验时间长短。 每一回,陈天慈看到小笼包,又想起小姑。她想起有一次全家去餐馆吃小笼包,风趣的小姑说“汤圆绑了发髻”,逗乐一桌人,孩子们抓起自己头发模仿汤圆的“发髻”。 陈天慈生在一个思想开明的家庭,从小家里不会在课业上对她做出过分要求。在她们家,与成绩好差相比,更吸引人的话题,是哪家餐厅好吃、哪家书店推出新书。 父母注重的,是对她们的品格培养和礼仪训练。

在年幼的陈天慈眼里,吃饭是一件大事,摆放碗筷属于她和姐姐负责的工作。总共几个人、谁坐哪个位置、碗筷碟子餐巾纸怎么摆放,都马虎不得。 每天喊小姑吃饭,也是她俩的任务。全家人入了座,先要进行祈祷。大人闭着双眼虔心感谢时,小孩子在美食诱惑下偷偷睁开了眼睛,姐妹俩“四目交接,互相回敬一个长舌头,双手还是紧紧合十”。 偶尔,小姑也会知道她俩的小动作,忍着笑,“有时眼睛还是紧闭着或者跟我们眨个眼,就当作是我们三人之间的秘密。” 至今,陈天慈已无法证实当年小姑是否看到她和姐姐的“伎俩”,却也始终记着小姑对她俩天真的纵容与欣赏。 陈天慈的爷爷做了一辈子律师,同时是一名运动爱好者。他曾希望四个儿女当中能培养出一名运动健将,后来又把这个梦想寄托在孙辈身上。 陈天慈姐妹俩偏偏不爱运动,手脚不协调,体育课能躲则躲。

对此,行动派的小姑三毛立马给俩侄女请了一位家教老师,不是补习语文、数学,而是体育! 每天,吃过午饭,姐妹俩换上体育服装,穿上球鞋,被送到附近的田径场上课。两个小孩在里面做各种练习,挥汗如雨,三毛坐在外面耐心等待。 在陈天慈心目中,姑姑三毛总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

在她童年时代,小姑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你们考最后一名,就有奖”。家长鼓励小孩子考第一名还来不及,天下竟有怂恿侄女考倒数第一的姑姑? 三毛从小喜欢阅读。绩却不怎样,作为班级里的后进生,她不讨老师喜欢。有一次,数学考了零分,老师就用墨水在她脸上画上两个大鸭蛋。

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伤害,她希望教室就像游乐场,希望侄女能够享受学习,度过快乐的童年。 天真的孩童不懂小姑的用意,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拿到奖品。为此,陈天慈还拟了一个“不读书计划”——先退后十名,再退二十名,一步步朝最后一名前进。 奈何在道德感驱使下,考试时不得不诚实作答,“一不留神还跑进前三名,离得奖的最后一名目标越来越远”。 有一次,陈天慈拿着成绩单给父母过目——九十九分,在一旁玩着石头的三毛失望地说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才能考个最后一名回来,给我开心一下,我带你们去吃仙草冰或爱玉冰。” 最后一名的“学渣奖”,陈天慈始终没有拿到,但她渐渐明白,姑姑其实在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则是点线面、长宽高,甚至是四维空间的集合,是多维度的呈现。好与坏、对与错,岂是一条直线上谁先谁后就能简单评断的。” 在小姑的另类教学下,陈天慈更加有所领悟:学霸或学渣都不重要,只要不停学习,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享受这游乐场课堂,并在人生跑道上得到喝彩。

结语: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是三毛对侄女的启发式教育。同时她也让孩子明白:有多少自由,生活就有多少选择的可能。你是如何理解自由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