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4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挥剑砍杀自己

史珍香聊史 2024-01-20 11:56:11

1644年4月24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挥剑砍杀自己的妃嫔和女儿,并令周皇后自尽。随后,绝望中,崇祯咬破手指写下遗诏,然后自缢于神武门外的煤山上,时年33岁。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的最后一代皇帝,从明熹宗手中接过了在当时已经是千疮百孔的江山。

为了不做亡国奴,朱由检做得十分用心,励精图治,清心寡欲,算是明朝皇帝中比较尽职尽责的。

但由于眼看天下大乱,江山即将倾覆,朱由检做事又有些用力过猛,凡是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政权的,都被他杀掉了。因此,也没有人真心俯视朱由检,只觉得心寒。

这一点,朱由检倒是很像朱元璋,只不过他最后也没有学会在杀伐之后,还要收买人心的道理。

但不得不说,朱由检实际上也是做了一些有功绩的事情。比如崇祯十一年,他劝降了张献忠,还打败了李自成,最后李逃跑的时候只有80多人。

朱由检以为李自成已经大势已去,但没想到他不过三年就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一路征战,终于在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杀到了京城。

一路兵败,大明的部队已经溃不成军,多数都是落得个“死、走、逃、亡、伤、降”。

当年3月18日,李自成叫归顺的太监杜勋带话给崇祯帝,劝他把皇位禅让出来,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条小命在世间苟活。

杜勋来到崇祯面前,被吓得说不出话,毕竟他背叛了皇帝,他不敢把李自成原话说出来,不然他连大门都出不去。

于是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说李自成要纹银一百两,要当王爷,还要兵权。

没想到崇祯一个都没答应,这也好,否则杜勋也没办法向李自成交差,这些条件都不接受,那就更不要说禅让皇位了。

一来二去,几天时间就过去了,崇祯皇帝也是想尽办法拖延时间,想着自己的军队可以赶紧赶来京城把自己救走,他根本不知道现在得明军已经溃败成什么样子了。

没过多久,李自成等不及了,下令攻城。

明兵一看,这要动真格的,军心涣散,打也打不过,便打开了京城的大门,请李自成军队进来,所以实际上,李自成攻打京城根本就没用多长时间,几个小时就占领了。

另一边,敌人攻进京城的消息转眼就传到了朱由检的耳朵了,他下令让所有人严防死守,但根本没用,宫中上下哭声一片,都急着逃命。

不过好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害怕,有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愿意为了皇帝抵挡李自成的军队。朱由检当即封他京师提督,有权调配京城所有军队。

王承恩带着军令,召集军队,没想到只有6000多个老弱残兵,根本不能与李自成一战,那些将军、精兵,不管如何下令,都好像没听到一样,也许在这些人眼中,大明朝早就完了。

王承恩没办法,只能亲自上阵,狙击敌人,虽然有点效果,但也是蚍蜉撼树了。

朱由检知道他大势已去,大明朝注定会在今天倾覆,于是他命人把三个儿子乔庄打扮以后送出城去,自己在宫中斩杀了七位嫔妃。

为了可以保住他最后的气节,朱由检甚至对自己的两个年幼女儿下手。

五岁的昭平公主被当场斩杀,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下意识用胳膊挡剑被砍断一臂,场面非常狼狈。

随后趁着天黑,朱由检从小路逃亡到了煤山,身边只有刚刚兵败的太监王承恩,回过头,崇祯看到京城已经是火光冲天,自己成长的家,正被李自成烧杀。

此时的朱由检万念俱灰,他的江山没有了,妻眷没有了,地位也没有了,一时间也绝望了起来,心生自杀的念头。

于是他就在煤山写下了绝笔,其中提到:“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句话说的是,我没有见面叫祖宗,敌人想要杀我,可以,但是不要伤到百姓。

随后,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身边的王承恩也在不远处自缢,随主子而去。

不久,李自成的人在煤山发现二人尸首,也找到了朱由检的遗书,当李自成看到崇祯提到:“勿伤百姓一人”,不禁动容,毕竟他曾经也是老百姓中最普通的一个,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些许敬意,决定好生照看崇祯帝的尸首。

他用柳树给崇祯帝做了一个简易的棺材将其入殓,还把周皇后的尸体放在里面,一起葬在了田贵妃的墓中。

而后,李自成处理京城事务,要求军队不能伤及百姓,但仍然把那里闹了个天翻地覆,40天以后,清兵入关,李自成还没做皇帝,就被清兵打败,从此,天下就成了大清朝了。

0 阅读:86
史珍香聊史

史珍香聊史

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