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疫情从2020年到2022年,已经三年了,起初我以为这场疫情,带来的最大伤痕,是全球惊讶于产业链在疫情中的脆弱性,为保证自家的供应稳定,开始有意无意的全球贸易区域化,现在看起来,远不止这点!
我在之前的日本篇曾经说过,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整个社会不断僵化,老年人和年轻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陷入了无限内卷,想要出坑,唯有引入外部增量,这也是日本喜欢在中美之间来回骑墙的根本原因。
它能不能成功,咱也不知道,但我从日本以及疫情身上,看到一个极为麻烦的现象,世界正在加速日本化,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所怀疑,我们就顺势捋一捋疫情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疫情持续到现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后遗症,虽然不少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后遗症并不算可怕,但如果重复感染率,叠加上世界上的总人口基数,总体计算下来,拥有后遗症的人群并不少见。
而根据查到的资料显示,新冠后遗症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疲劳,37%.
2.头晕,32%。
3.睡眠障碍,31%。
4.记忆力差,27%。
此外,一些患者也有焦虑和抑郁的表现,不过这类患者比较少,时间上,也不容乐观,3个月到6个月才勉强恢复的大有人在,以后会不会就这么伴随终身,只有天知道,毕竟三年过去了,还有不少未康复的。
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劳动力的大量缺失,生活中,即使是些日常感冒,如若有了明显症状,工作时精神都难以集中,严重点,免不了请假休息,以上述新冠引发四大后遗症,只会比感冒更加麻烦,而且因为变种太多,已经感染的,也没法形成彻底免疫,依旧在重复感染,导致出现症状的人越来越多,始终无法彻底清除。
这也是为啥,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亦或是其它完全放开的经济体,统一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又导致在劳动力层面,出现供给小于需求,为了保证运营,企业不得不用,增加工资的套路挽留员工,但是太阳底下没新鲜事,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拨出去的工资最终又通过提升物价的方式,回到了企业的手中,通胀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附带效应。
以上这些事,发生在发达国家,大伙可能觉得还没什么,毕竟发达国家之所以叫发达国家,是因为有着基本的生存保障,但如果把这种事扩散到全球,以整体的范围仔细推敲,会发现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之远的。
全球的经济,之所以在疫情出现后没有走向崩溃,完全是依赖于主流国家同步出现货币和财政上双重刺激,由于大多国家财政的收入,都处于日渐萎缩的状态,这笔银子最终又会以债务的方式呈现。
债务这个东西,大伙不要一听名字,就觉得是万恶的,关键是看债务的用途是什么?理论上,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债务,一种坏的债务,什么意思呢?
借来的银子如果拿来提升生产效率,或是一门优质生意,并且发展非常顺利,那这笔银子就算债务,也是一笔优质债务,相反,借来的银子只是单纯的拿来吃喝玩乐,没有丝毫用它盈利的想法,到了还款日,它就可能成为你永远也还不了的一笔烂账,这一点可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一旦形成这种惯性,就很难再从这种玩乐的状态中转换出来,直到借无可借,一切结束为止。
过去两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不顾一切地开动印钞机,相信大伙都很清楚,这笔银子,并没有投降任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地方,为了保持美利坚的大河蟹,基本全部用来,以发银子的方式,搞“稳”了,要说这套路,以前咱们虽没有美国这么直接,但同样没少用,可这次难得没和美国同步,早早的就收了水,弄的小A2021年就基本熄火了。
为什么这么做?无非还是为了更长远的打算!
经济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何用最少的资源,做出最大的成果,可现实是,你很难做到这种地步,极致的追求效率,往往会忽视人的基本诉求,韩国的朴正熙怎么凉的,不就是过于追求效率,把下面逼的太狠,结果被手下给背刺了,但不这么干,似乎也不行,100年前的八国工业团和100年后的八国工业团,几乎没区别。
在这个早就过了殖民的时代,后发国想要上演逆袭,必须要穷极资源,进行工业化,根据我的观察,这只是第1步,你还得有一个至少开国级别的话事人,镇得住场子,能够顺利的将一些资源收集上来,由于本身无法从外部获取增量资源,资源的获取,必然是以某个群体作为代价承担者,之后还要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强度运转,才有可能成功,期间想法稍有迟疑,后继者更改路线,都会功败垂成。
完成了工业化,只能说稍微摆脱了生存障碍,想要过得好,还远远不够,发达国家之所富裕,是因占据着,设计和研发,这两个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上游,想要和他们达成一样的生活水准,攀登上游就是无法规避的问题,可悲的是,它之所以利润丰厚,是因为本身就属于高精尖的行业,不是一般国家能干的,在没有其它产业可替代的情况下,每进去一个参与者,蛋糕都会被分薄一份。
这种情况下不论你说什么,不论你怎么委曲求全,只要你还想要这个蛋糕,原有蛋糕的持有者就一定会恶心你,哪怕恶心你的理由异常荒谬,他也会力图让你相信,这就是你的错。
对于后发国来说,看上去是步步紧追,勇猛精进得一塌糊涂,但实则并不轻松,劳动力这种资源,用起来挺爽,但它其实是一种债,年轻的时候,把他们的剩余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产业突破,亦或是各种高铁城建,年老的时候,你就得承担他们最低限度的养老保障(尤其是体制内)。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不给行不行,当然不行,现在蹲在位子上,都是老人,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否定他们就等于否定自己,巨人之所以为巨人,是因为旁边有一群人称他为巨人,如果没有这群人,他也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所以他根本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的理由。
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当年轻人逐渐老去,需要养老的资金越来越庞大,当少子化成为潮流,代价承担者越来越稀少时,又该如何打破这个困局?
是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方面开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收入越来越低,到处都是要银子的,一会要产业升级,一会要稳定民生,一会要和大漂亮竞争,而疫情引发的长期后遗症,又会将这个问题进一步的扩大化。
发达国家短期,可以先通过无限印钞稳住经济,又可以将印钞的代价转移给更下一层的国家,长期又可以通过,引进它国的劳动力,替换掉那些因新冠后遗症河蟹掉的人群。
只有后发国,一切代价的承担者,不仅要承担发达国货币超发带来的诸多效应,基本的人力资源都得被抽走,此时大家在想想,后发国还剩下什么?一群留着后遗症的老弱病残罢了,你要是不管,西方国家能搞出一堆名头恶心你,你要是管了,意味着你要付出一大笔资金养着,但问题是银子从那里来?
年轻人要么没了,要么榨干了,强行割菜,只能陷入杀鸡取暖的恶性循环,货币超发,如果工业能力不强,一准是通货膨胀,一国财富基本洗个干净,到了这一阶段,能够保住现有的国家层次不滑落,就已是天大幸运,产业升级什么的,就别想了。
今天之所以写这些,也是考虑到,我国的技术进步固然很快,先发国也颇有穷途末路之感,但绝不能否认,我们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并不多,我们必须要在红利没有完全消失,没有从收益转为负收益之前,不惜一切的完成产业升级,提升劳动效率,唯有如此,方才能将前面的亏空一次性补全。
而疫情失控的最坏结果,是留给我们本就不多的时间窗口,进一步缩减,劳动力从收益转移负担,也就是常说的赚的还没花的多,真到了这个地步,弄来的银子只是维持生活,都只是勉勉强强,哪里还有余力去搞什么产业升级。
日本现在老年人和年轻人虽然天天这么卷,但称他为又富又老,并不夸张,这也是它都衰退三十年,还没出问题的原因,其他国家如果没有达到相同的富裕程度,反而提前跳入这个坑,卷入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内卷,基本也没啥未来可言了。
这是我国为什么面对放开迟迟犹豫的原因,这是一个无法逆向的选择,一旦开了,就不可能再回去。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感觉,疫情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分水岭,世界各国会产生进一步分化,发达国会更进一步的,巩固自身的优势,而大部分的后发国,则会进一步地陷入,人力资源缺失和债务泥潭中难以自拔!
全文完,如果喜欢,请点个赞,帮忙转发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