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春风化雨阁
编辑丨春风化雨阁
温庭筠有多喜爱“春”?温庭筠乐府诗中有超过半数的与“春”相关的诗歌创作,这类诗歌是他创作中的显著特征之一。
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走进温庭筠乐府诗中与“春”有关的作品,看看诗人有多爱“春”,他笔下的春天有何特色?
一、温庭筠笔下春天的特点(一)繁花绿叶的秾艳
温庭筠善于选取最能代表春天的植物,抓住它们在特定季节中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浓艳多彩的春景图。
他的诗中涉及的花草树木种类丰富,如春花,就有杏花(“霏霏雾雨杏花天”“碧草含情杏花喜”),桃花(“桃花百媚如欲语”),紫藤花(“晓来微雨藤花紫”),梨花(“觉后梨花委平绿”)等。
还有春草、春树,如“碧草连金虎”“碧树一声天下晓”“万户沈沈碧树园”等。
在温庭筠的大部分乐府诗作中,春天景色的描写并不是他创作的主要目的,在具体的诗歌内容中,简略的几句写景更多的是用来宕开一笔,完成对比讽刺的功用。
如在怀古咏史诗《汉皇迎春词》中,温庭筠借助春景的描绘,抒发感慨和寄寓嘲讽。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欣赏飞卿笔下这首词的“春景”,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汉皇郊外祭祀迎春的场面。
鲜红旌旗随风飘扬,金甲军队浩浩荡荡,宫中大臣车马喧闹。
诗人有意将此场面描绘得极其壮阔华美,同时加入了春天的景色。
春日暖阳,芊芊春草,柳绿花媚,莺歌燕飞,在一派明媚的自然风光中,君王外出祭祀。
整首诗的前半部分极力展示场面的浩大声势,后半部分“豹尾”一句画面转到柔美女子的身上,“柳风吹尽眉间黄”细致描绘女子的容貌。
“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更是将旖旎春光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以“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暗示成帝与飞燕偷欢为尾。
通读全诗,诗人在草长莺飞的春景中,描绘了帝王东郊祭祀的浩大场面。
这里与“春”有关的景色描写作为一种旖旎氛围的渲染,表达的是诗人对君王奢靡出行,纵情声色的生活的讽刺和嘲弄。
《鸡鸣埭曲》是吟咏南朝覆亡的词(诗如下图)。
据《南史》记载,“南朝天子”在天空余星闪耀,睡梦之人未醒,御柳尚未栖鸟之时,带领着浩浩荡荡的车马,前去狩猎。
可见天子“夙兴”不为勤政却为荒戏,何等可笑。
“红妆”二句,笔锋一转,场景来到宫中。美人对镜梳妆,景阳宫中千户万户的镜中映着春容,随即天开始破晓。
此处将女子的面貌形容成春容,能够感受到女子妆容浓艳亮丽的特点。
之后,诗人掠过数代,描写陈后主及其整个南朝统治,在隋军的讨伐中倾然倒塌走向覆亡的历史事实。
诗人短短几句,将宏阔的历史展于笔墨之间,气势恢弘。
全诗主旨是借古讽今,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有关春天的景物和特点,“红妆”二句正如前文所述是借用“春”的特点,来显示出宫中的奢靡浓艳之风。
然而,结尾处“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以春日的生机进行铺垫,反衬出今日此地的荒凉。
春日之景,在《鸡鸣埭曲》中,仅仅是作为一个偶尔闪现的环境描写。
在桃李争艳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天的背景下,描述朝代的覆亡,更显其悲惨的状况。
温庭筠笔下的碧树、锦花与暖色的春天,总是带着一股抹不掉的浓丽色彩。
温飞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作品风格,而饱受争议。
但是在描绘春景的过程,诗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显现出景色的艳丽多姿,这在笔者看来,正是切实地抓住春天姹紫嫣红的特点。
(二)碧山秀水的清丽
幼时曾在江南居住过的温庭筠,山青水秀的地域风貌对其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他在描绘春天风景时,总是会带上江南水乡的清丽与柔美。
对于山水乐府诗提及春天山水的篇章大概有15首,并在描写的过程中多次用“绿”“翠”“青”“碧”的形容词,据统计,涉及春天景色的诗句中,绿色的词出现了30多次,可见“绿意”是飞卿笔下春意的另一种形式。
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而春天的绿色,更是万物复苏后的勃勃生机。
温庭筠在描山绘水的诗句中,加入大量清新的色彩元素,让五彩浓艳的春景平添了一份清丽。
如:《吴苑行》写的是诗人故乡风物(如下图)。
有学者认为,此诗乃是作者行于吴苑之所见,表现了吴苑的荒凉残败之景,表达了对国势和自身的哀叹之情。
而刘学锴先生认为,“吴苑”是苏州的代称,《吴苑行》乃是纪行写景的新乐府辞。
通读全诗发现这首诗可以单纯的看成是对吴苑春光的描写,故本文在这里采取刘学锴先生的观点。
诗中写吴苑春色,视角由内而外,诗人从一扇窗中望见平原上的淡淡春意,江水连天。锦雉双飞,早梅结子,舞蝶徘徊。
“平春远绿窗中起”,诗人借助一扇窗户,将吴苑春光缩小到窗内,而随着视线的扩大,窗中一景逐渐成为相去千里的平原风光,这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出船”(杜甫《绝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吴苑行》的最后一句“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光明媚能长长久久,岁岁归来。这淡淡春意中蕴含着诗人来到吴苑后的美好祝愿。
诗人在这类绘春的乐府诗中,春景是作者的审美对象,作者单纯写景,在此过程中流露出对其景的热爱与陶醉。
“锦雉”“梅子”“远绿之山”等景物的出场,使得春天的景色流露出淡淡的清新气息。
(三)虫鸟水禽的生机
春天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蜂飞蝶舞、鸟啭虫鸣。
大自然中的动物大部分都一派欣欣然的模样。诗人飞卿也感受到自然赋有的活力,将春天里的动物写到诗句里,让它们为春意诗句增添勃勃生机。
如《常林欢歌》是乐府旧题,诗中描绘的却是途经荆中的风景。
春日清晨,诗人走过落英缤纷的桥头,细细嗅去,清新芬芳的落花中竟带有一丝酒味。四下寻找,原是集市有人酿酒的缘故。
在这花香与酒香的混合之下,飞卿恐怕早已心醉于此。
“晴沙”“碧水”“绿头鸭”,交织成一幅晴日鸭戏白沙绿水图。
农舍旁围绕的是浓郁的桑树,田间抽芽的麦穗碧绿一片,远处传来声声的机杼声。双燕和巢而居,水光荡漾宛如碧海。
在此一片安宁祥和中,人们不管东家报晓的鸡鸣沉浸在美梦之中,春梦正长,春宵苦短。
诗人在这里选取了春花、秾桑、绿水等静态景物,以及绿鸭、双燕、鸣鸡等动态事物,两者结合使得春景图增添无限生机。
温庭筠还调动了视觉、嗅觉和听觉的感官系统,竭力捕捉有关春天的色、味、声,将荆门道上的富饶繁茂、春意盎然的景物描绘得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诗人在春日美景中,抒发途径此地时的欣喜与愉悦,在美景之中,诗人的身心似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浓浓春意的景色下是诗人途径此地感受的美好与安宁。
二、“春”意诗作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蕴温庭筠诗歌的总体艺术以“绮艳”闻名,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而正是由于温庭筠诗歌的“艳丽”的风格和诗歌表现的“艳情”内容,历来对其成就否定的多,肯定的少。
众所周知,一位成熟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风格总是丰富多变,不拘一格的。
温庭筠乐府诗中与“春”有关的作品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清丽流畅的自然美
飞卿有时在描绘眼中春景的过程中,有意对于春景不做过多的描写和刻画,化繁为简,借助简单晓畅的语言,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盎然春意。
“钱唐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堂堂曲》;
“绿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东郊行》;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阳春曲》;
“草浅浅,春如剪。”《春野行(杂言)》等诗句,对春天的多彩不做过多的描述,简单罗列能够代表春天的景物,读来流畅自然。
温庭筠为了表现春天,还选取了极具春天气质的飞禽,让春景增添不少活力。
“蜂争粉蕊蝶分香”《惜春词》;
“蜂喧蝶驻俱悠扬”《春愁曲》;
“乳燕双双拂烟草”,“流苏帐晓春鸡早”《春晓曲》等,将飞蝶、蜜蜂、乳燕、春鸡、啼莺等富有生命力的动物入景,将春天从一味的美景中转变成有生命的美好风光。
这些景与物的熟练运用,侧面反映出温庭筠较高的诗歌艺术表现能力。
(二)浓艳多彩的艺术美
乐府诗的显著特点是秾丽。因此除了上述清新自然的艺术风貌外,更多的是极具艺术技巧的华美词藻和斑斓色彩。
如《春洲曲》,这是一首江南春景的轻描,与前文分作不同,这篇诗歌描绘了一幅绚丽浓艳的春景。
“蛾翠”、“绿湿”、“红鲜”和“紫骝”,诗人选取了多个高饱和度的颜色来修饰景物,春景都带上了一层浓郁的色彩。
绿色与红色,这两者放在一起是极具对比的,给人的视觉上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读完全诗像是在欣赏一幅浓墨重彩的绘春油画。
温庭筠对于色彩的使用是诗歌浓艳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类色彩丰富的诗歌在与“春”相关的作品占有较多的比重。
如“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太液池歌》,“碧”和“绿”本是同一颜色,相同色彩的叠加强化了浓艳的效果。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鸡鸣埭曲》,“红妆”与“碧树”的对比,诗句工整艳丽。
色彩的选取、安排和搭配,这是温庭筠主观的审美感受。
诗人在描述春景之美时精细刻画,以浓艳的词藻来修饰景物,体现了自身的审美创造意趣。
不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温庭筠对诗歌唯美的追求。
许总认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追究纯艺术天地的外因,以及回归缘情文学传统的内在动力二者合力作用,这使得在许浑、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坛,表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
总结:温庭筠乐府诗中的与“春”相关的作品体现了清新的自然美和浓艳的艺术美,这两种艺术风貌和审美体验是诗人唯美主义的诗歌追求。
这类“春”意浓浓的作品,是温庭筠诗歌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是了解温庭筠诗作特点的一个切入点,相较于喜爱以“秋”入诗的李商隐,温庭筠的与“春”相关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
从这个层面看来,本文的研究也将有助于将温庭筠与其他的诗人创作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全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刘学锴.《温庭筠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3]张自华.温庭筠诗歌的“三美”[J].名作欣赏,2015(15):122-124.
[4]程麟雅.温庭筠“清”与“艳”诗歌特点浅析[J].群文天地,2012(4):57+59.
[5]张自华.温庭筠诗歌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