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有一人曾给刘备两次获胜机会,损失此人影响蜀了汉国运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8-11 16:04:42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重大失败。  

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在夷陵一带火烧八百里连营,蜀汉军战死投降数万人,精锐损失殆尽,并且损失了冯习、‌张南、‌马良等多名年轻荆州派将领,导致蜀汉中后期的人才缺乏的问题雪上加霜。

夷陵之战蜀军的确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1、蜀军缺良将,年轻将领普遍经验不足。蜀军参加夷陵之战的武将,除了张苞关兴能力较为突出外,刘备手下的其他战将,如冯习、张南、傅肜等,都属于二三流的水准。而反观陆逊率领下的吴军,有朱然、潘璋、徐盛、韩当、步骘等人,都是一流的名将。  

所以后来陆逊一次突袭,竟然连杀三员蜀将,破四十余个兵营。并且导致两个蜀将被吓破了胆,直接临阵投降。

2、地形不利。夷陵所在的蜀、吴宜都郡位处鄂西山地的东段,其西、北、南三面环山,这让夷陵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重镇。而当时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

这就导致一旦起火,身处狭窄江岸的蜀军会陷入一片火海且避无可避。

有人认为刘备错在不该连营七百里。

吴、蜀交战时,魏文帝曹丕看到刘备的部署后,对群臣们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但峡江的地形决定了刘备若要扎营,就只得被迫在江岸平地聚集。同时也能避免在群山间过于分散而被各个击破。

难道夷陵之战对刘备而言,真的是无可避免的死局吗?

后人总为刘备的惨败而感到遗憾,设想若是庞统、法正尚在,蜀军将能反败为胜。

其实夷陵之战胜败的关键,在于刘备所掌握的信息是否充分,比如蜀吴军事实力对比、双方将领能力对比、夷陵周边地形等等。

若信息掌握充分,刘备肯定会作出更为理智的决策。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也曾有过机会。

治中从事黄权,曾经建议刘备让他先行试探,了解虚实。

黄权是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品行正直,战略眼光极佳,在汉中之战中提出了关键性建议,促使刘备最终下定决心夺取汉中。

若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在了解敌我优劣后,获胜的把握定会大增。

可刘备不仅拒绝了黄权的建议,还让黄权率偏师在江北防范魏军偷袭,直接让黄权退出了决策圈子。

夷陵之战蜀军崩溃后,黄权被吴军断了退路,在魏吴之间,他选择了降魏,从整体上维持魏蜀吴的实力均衡,避免吴军乘胜攻击,为蜀汉免除了一场灭顶之灾。

虽然如此,黄权降魏带来的损失仍旧远比失去几个荆州派将领更严重。

失去黄权这个益州派领袖后,刘备只能用李严接替其位置。但李严的品行才能与黄权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

如果黄权还在,将会全力协助诸葛亮北伐,有力遏制谯周等益州投降派,蜀汉的历史或许将因此改写。

无奈的黄权

黄权对于夷陵之战的建议,极具智慧。

刘备宣布伐吴后,连诸葛亮都不敢劝阻。因为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

1、涉及关羽。诸葛亮知道刘备和关羽关系有多铁,所以只要和关羽相关的事,他都基本上顺着刘备的意思来。这次刘备想要给关羽报仇,诸葛亮自然不想碰这个霉头。

2、涉及刘备立威。诸葛亮明白刘备在称帝后,急需一场胜利来在大臣面前树威,“示威武自强”。诸葛亮若是反对伐吴,就等于是灭刘备威风,这种逆龙鳞的事他是万万不会做的。

既然明知不可为,诸葛亮干脆来了个明哲保身,不发表任何意见。

当然还是有一些耿直的人站出来劝阻。赵云劝刘备不应该放着曹魏不管,反而先打东吴,伐吴并非上策。刘备不听谏言,并让赵云坐冷板凳,将他留下都督江州。

从事祭酒秦宓陈说伐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其性命,仅将之下狱。

可见在当时若想劝阻刘备是需要冒风险的。

而黄权却想了个极为巧妙的劝谏方法。

他并未阻止,而是提出要当前锋:

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细细品味,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吴军战斗力强悍,而蜀军水军又有点拉胯,陛下您确定能打赢吗?

其二,如果陛下不相信我的判断,那就让我当前锋去打探虚实,等我先去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后,再想该怎么打也不迟。

这个建议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既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只摆出客观事实,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似乎一切都极为自然,逻辑自洽。

并且也给了刘备高度的决策自由,他可以否决这个建议,也可以借这个建议下台阶,以补足短板为借口再研究研究,避免太过上头作出错误决定。

就实际操作性来看,黄权先去试探性进攻,不会给东吴造成太大压力,更容易取得突破。待取得有利态势后,刘备也能够乘胜追击取得更大战果。

并且无论如何,黄权的建议看起来都是积极伐吴,给足了刘备面子,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堪称老成谋国之言。

黄权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只可惜刘备拒绝了这个最具价值的建议,与胜利失之交臂。

黄权之谋

黄权的能力,益州上下有目共睹。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黄权劝谏说:

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其大意是:左将军(指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刘备)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刘璋)就会有累卵之危。如今尽可以守紧边境,以待时局的稳定。

这一番分析,几乎将刘备的一点心思全部看穿。

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不仅给了刘备机会,连地陪都给人家安排好了。

若刘璋采纳黄权的建议,估计刘备入蜀就没那么容易了。后来黄权向刘备归顺,刘备将这位曾经让他捏了一把汗的对手封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举兵南征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

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这个重要论断让刘备痛下决心,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

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曹操。其后,刘备击破巴郡賨人首领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朴胡,发动汉中之战,攻杀曹操帐下名将夏侯渊,占领汉中。人们只知道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都是黄权首先替刘备想出来的。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也就是说,论计谋水平,黄权与法正不相上下,甚至在大局观上还超过法正。

之所以黄权后来地位比不上法正,只是因为黄权曾经向刘璋献计抵抗刘备,并且还是益州本土势力的领袖罢了。

而刘备起初对益州派是持打压态度,李严、孟达等人都被刘备调离益州到各地征战。所以黄权自然也不得重用,难以充分施展才能。

但即便受到排挤,黄权仍旧展现出君子之风。

刘备在益州讨伐刘璋,刘璋战败投降,益州的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只有黄权坚决不降,直到刘璋劝令归降的旨意传来,才奉命投降刘备。对这种忠诚行为,刘备大加赞赏:“(黄权)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

后来黄权被东吴断了退路,不得不投降曹魏。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

黄权并没有顺杆爬,而是回答说:“我受过刘主(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这种正直的品行,同样得到了曹丕的赏识。

由此看来,黄权的综合素质是远超过法正的。

因此并不用设想若法正不死,参加夷陵之战会如何。其实只要刘备将黄权用好了,夷陵之战也不会败那么惨。

汉中之战获胜离不开黄忠的计谋

可问题是,刘备还是让黄权坐了冷板凳。

刘备没有听从黄权先行出击的建议,而是任命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

也就是说之后刘备决定做什么,黄权再也无法得知,更别说献上什么计策了。

在陆逊突袭下,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紧急撤退,把尚不知情的黄权丢在了江北。

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

经历了大败,才让刘备清醒过来,他才意识到之前排挤打压黄权是有多么愚蠢。

黄权前线投降,按蜀国法律是要将黄权的家人下狱,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其实黄权降魏而不降吴,也是一个有利于蜀国的妙招。

若黄权降吴,那么东吴就能要求黄权继续协助防范魏军,然后吴军主力就能乘胜追击,在蜀国长驱直入,蜀国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到时候可能刘备想白帝托孤都没机会了。  

但黄权投降魏国的情况就不同了。曹丕完全有可能趁东吴攻打蜀汉时,向黄权增兵并派其进攻荆州,到时候吴军将有首尾难顾的风险。

如果你是孙权,你会怎么办?当然只好原谅蜀汉,然后重兵防备魏国了。

这样蜀汉才得以稳住阵脚、休养生息。

夷陵之战蜀军大败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重用黄权,除了大概率不会败之外,还能扭转蜀汉的国运。  

首先,白帝城托孤将有所改变,“诸葛亮+李严”的组合将变为“诸葛亮+黄权+李严”。

益州派在黄权的带领下,将会更配合诸葛亮,更积极为蜀汉朝廷服务,蜀汉中后期的人才危机将得到极大地缓解。

并且有了黄权在后方负责后勤补给,绝不会出现第四次北伐时李严断粮的情况。在粮草无忧的情况下,诸葛亮威胁长安,攻占凉州将不再是难事。

只可惜刘备的一念之差,让蜀汉与这个最佳结局失之交臂。

1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