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写辽宁这个重要省份。辽宁的地理要放在东北亚的大地图格局看。而东北,非同小可!很多人没注意到,整个亚洲东部,甚至环太平洋一圈,只有2.5块大的平原,我国东部大平原算一块,东北亚平原算一块,东南亚湄公河平原算半块。

让我们不要唯GDP论,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土地的产出是物质基础,拥有水热充足、平坦肥沃的核心平原,是文明最大的倚仗。以中原为核心的东部大平原,是中国悠久历史、繁荣文明和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基本盘。

而东北平原(广义)面积规模不亚于中国东部大平原,土壤更肥沃,虽然冬季很冷,夏季是适合耕种的。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开拓东北那么难?

▲东北广义的范围,其中平原面积较大,引自俄罗斯地图艺术家Anton Balazh制作的3D地形图
辽宁这个位置的重要就在于,它是中原文明拓展到东北亚地区的第一站,也是中原势力、东北平原、蒙古草原、朝鲜半岛的交汇点。古代中国要想开拓东北,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进取,是难度逐渐加大的,必须先在辽河平原站稳脚跟,白天努力耕耘,积攒到足够的财力物力,晚上努力繁衍,到足够多人口。问题就出来这里,辽宁的山都长反了。辽河平原的水热和土地条件不错,适合农耕,但地缘安全性是一场灾难!

上图可见,辽河平原在中间,东西两边都是山脉,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阻断了东北和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南北跨度800多公里,宽300多公里,那么大的范围,到处是山,还横着一条条流量较大的河流,从辽河平原翻过长白山根本没办法征服整个半岛。控制西部平坦一些的地方,后继乏力就崩盘。不能征服半岛,辽河平原的中原势力,就要在山下防御半岛贫瘠山地民族的一轮轮抢夺。

▲古代强盛王朝左控西域,右控辽东,南控交趾。辽东方向强盛时还能控制部分朝鲜半岛,但仍然危机重重。半岛、草原、东北平原北部,争夺异常激烈。西部更糟糕,山脉不是挡住蒙古草原,而是挡住西南部东北和中原的道路,主要有努鲁儿虎山等,与燕山山脉连着。反而西辽河流域科尔沁草原一马平川,是草原民族的传统地盘。几千里拓展而来的中原民族,西部会受到草原民族的强大攻击。

▲唐诗里写的“天涯海角上辽东,盘山驿路接辽东”,辽东和中原之间,海路遥远,陆路盘山。平原北部更不用说,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是连着的。中原民族到了辽东,往北受不了寒冷,开拓进取已经属于强弩之末,而黑龙江流域的渔猎民族往南越来越暖和,战斗力倍增。结果,古代从中原扩展到辽东,由于山长反了,第一阻挡了彻底征服朝鲜半岛,建立安全的后方;第二西北的草原方向、北方的平原区,无遮无拦;第三通往关内有山。因此古人在辽东三面挨打,立足困难,中原补给也麻烦。辽沈战役是东北地缘特征最鲜明的例子。国民党军龟缩在东北平原中南部的沈阳、长春、锦州等大城市,我军在北部及山区,事实证明掐断与关内的联系以后,平原虽然富庶,军事上就是绝境,四面挨打。

地缘安全性的缺陷,导致了古代中国,始终难以开发利用东北亚那么大块适合农耕的平原,拥有辽东是王朝强盛的标志,王朝末期根本维持不住,当地入不敷出,疲于应付其他民族抢夺。立住脚跟的势力,又容易山高皇帝远,滋生反叛自立之心。东北那么难啃,古人专注中原,老子不要了行不行?答案是还不行,因为土地潜力在那里,中原王朝都清楚,如果放任朝鲜半岛翻过长白山控制东北,或者草原实力控制东北,成为农牧复合型帝国,就是中原王朝的噩梦。因此,东北有事,中原都会发兵不计成本死磕。只有鼠目寸光的司马懿,屠城辽东,内迁人口,倒行逆施把这块地断送。

▲今天的东北平原建国以后,老一辈革命家对历史与地缘要害洞若观火,克服重重困难,也打了抗美援朝,被称为立国之战。东北地区长期、稳定被中原势力控制还是清朝自带“嫁妆”来的,但近代丢失了北部,南部也摇摇欲坠。重整东北,开发东北平原,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
一意
燕国和秦汉的千余年间,辽东一直都是华夏重要的人口聚集区。直到后来司马懿平定辽东叛乱,把当地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才让少数民族乘虚而入的
用户10xxx48 回复 10-18 16:18
司马懿家没几个干人事的
shepherd
辽宁名字的来历。宁字在中文意境里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有关辽宁名称的来历主要在辽。来自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吗?不是。因为在契丹建国之前的汉朝就有辽东辽西郡了。来自于辽河吗?也不是。因为“辽河”这个名称又没有合理的来源了。有一个关于河流的名称在辽宁显得格外突出,即,辽宁以南河流都叫“河”,而辽宁以北河流则叫“江”了。从辽宁到长江,这个区域正好是广义的中原区域。如果“河”由西往东打,“江”落败后分别向南北逃亡,逃到辽宁以北极寒之地,逃过长江天堑,河不追了,然后江河开始融合,则正好吻合现在的江河分布情况。把叫河的区域看成一个整体,辽宁正好是离中心最远的地方,而“辽”字正好是“远”的意思!所以,“辽”就是指的中原王朝最远的地方。
Atila 回复 微斯人 03-14 11:21
头一次听到这种解释,仔细一合计,还挺贴切
微斯人 回复 03-13 12:52
简称:辽阳+广宁=辽宁
时间不等人
该说不说,一般只有先占据东北,才有逐鹿九州,一统天下的本钱。除了秦汉朝和明朝历代王朝几乎都是东北起家,统一国内。
用户15xxx89 回复 12-01 01:18
?。。方向反了好吧,真正东北打出来的也就清了,契丹或者说辽国应该算半个,关陇成事比例才高,搞定关种就有世家人才支持,然后搞定汉中占据地理优势和有一个良好兵源地,然后进蜀中搞定又一个后勤基地,基本上大事就成一半,除非对面是曹操那样已经统一的北方,不然,大业可期了,至于东北?在古代真属于蛮荒好吧,兵员是彪悍但是还处于黑暗时代,要不是那种天下大乱几十年或者王朝统治彻底崩溃,东北那边在古代没有反攻能力的,守是真能守
Atila 回复 用户15xxx89 03-14 11:25
鲜卑蒙古女真都被你吃了
用户79xxx98
汉代的时候山海关都走不通,还有大辽泽,辽东虽是传统汉地,但掌控力一直不强
Atila 回复 游客 03-14 11:22
汉代……
游客 回复 09-29 21:54
山海关不通,可以绕行赤峰,而实际上亦是如此。汉辽阳城,绝对的实控,驻地在沈阳市辽中县。 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辽河入海口在沟帮子附近的盘锦北站边上的“小板村”。周边是不能种庄稼的滩涂、草场,只能用来放牧军马。150年过去了,辽河平原已经到了二界沟。海岸线南移了40多公里。70年代,几十万知情在这里战天斗地,把南大荒变成了水稻良田。
这片深沉的土地
一点历史都不学吗?还古代大块农耕平原,古代这地方是大沼泽,哪来的农耕平原。
用户10xxx01 回复 10-03 01:06
大沼泽要干到白垩纪去了,哪来的人啊!
197653 回复 用户10xxx01 11-02 05:18
明后期,北方干旱,辽泽才没了!
焰火
因为东北冬天活不了,没有棉花东北人口取决于兽皮,没有蔬菜维生素摄入困难(参考因纽特人)。大白菜,萝卜,棉花,玉米的存在才能开发东北。我是东北人。
小怪兽
不是不能征服半岛,是半岛太远了,也太穷,中国核心一直是河北平原,从河北步行几千公里去半岛收咸鱼吗
Atila 回复 03-14 11:23
河北到半岛几千公里?
大荒 回复 12-31 13:02
是气候的原因吧
不老肥猫
不说北京,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北宋就是国际贸易港。而东北,祖上种地的,打猎的,解放后重工业不少,大家高高兴兴上班,让干啥就干啥,根本没有啥商业观念,别说吃猪肉,连猪都没见过。
傲人 回复 01-05 14:46
唉,这就是东北的痛啊。汉代开始就是农耕加游牧,几千年来这种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了,从明代开始商业崛起的时候,东北就落伍了。
祖安不好惹
辽东自古汉地,什么叫中原文明到东北亚的第一站
海的方向
有个办法,把烟大大桥俢一俢
傲人 回复 01-05 14:52
这是做梦,我在上学的时候就说建烟大大桥或海底隧道,现在再有不到二十年就退休了,这还是个梦呢[大笑]
信念de锚
整天东拉西扯,怪这怪那,无知或者知道也不敢说真话,还特么非要出来放屁,就是没利用价值了,被放弃了![鼓掌]
没名
不是山长反了,是有人的心术长反了!
一瞳剪影
把烟大连通(通车)了,东北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翦翦风
过去没有辽河平原,只有沼泽湖泊!明朝出兵还需要绕200多里路
傲人 回复 01-05 14:50
虽说有沼泽滩地但也没有那么严重,明朝的女真三部和蒙东的朵颜三卫都掌控着不错的平原,但是小冰河期之后确实耕地变多了。
用户14xxx69
这种神棍怎么能发出来文章
33个带电小球
夏商不清楚,辽宁大部分地区周代就是燕国的一部分。
☆逸剑☆
平原就是耕地了吗?亚马逊平原那么平,还没人抢,你去开个荒试试?
软饭协会冠军 回复 问渡 09-23 16:28
那是澡泽地,随时发大水
问渡 回复 09-23 01:35
靠近巴西南部的平原早已经被开发了,只是被西方所谓环境保护组织盯死,还不敢大规模砍树,这几年已经又砍了,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天空海阔
这种贩卖焦虑的文章,直接拉黑[得瑟]
天空海阔
贩卖焦虑的文章
一天世界晴
种地能富?
一年又一年
咋不说是风水不好!连因地制宜都做不到人类白进化了
浪秀-
辽宁不是发展不起来而是地理位置和重工业太多,影响的。
老K
闲的没事做了!
王佳雨
有山挡着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