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雪崩!比不过中国对手,现在才开始搞新能源,来得及吗?

说宇宙寻真理 2024-10-07 15:04:43

在不少老百姓的印象里,大众汽车可是咱们的“国民品牌”。十年前,谁能买辆大众开,脸上可有面儿。马路上随处可见飞驰的大众车,那时人人都觉得德国车真先进。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大众,已经在雪崩边缘!效益连年下滑、工厂不断关停、各地都在裁员,员工得不到保障,又纷纷闹起了罢工……大众集团跌下了神坛,还跌得十分不体面。

曾经在我国的“销冠”,怎么没过几年,就沦落成了这样?大众集团坦言:我们比不过中国对手。运营策略出了问题、欧洲工厂面临危机、中国企业纷纷崛起,大众现在才开始想抓紧时间搞新能源车,真的还来得及吗?

史上首次关停本土工厂

当地时间9月2日,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厂商大众宣布了一项历史性的决策:企业正在考虑关闭德国的两家工厂,其中一家为汽车工厂,另一家则是零部件工厂。而早在此前,大众已经关闭了几个位于中国的工厂,如位于宁波的大众斯柯达工厂、上海安亭的大众第一工厂等。

对本土工厂动刀,这还是大众汽车集团自1938年成立以来的历史首次!而究其原因,则是企业想通过调整结构来削减成本,以改善大众市场竞争力落后的现状。说白了,就是买大众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大众钱不够了!

根据大众汽车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这一时间段大众汽车营收额为833.4亿欧元,同比增长了4.1%;但营业利润仅有54.6亿欧元,同比减少了2.4%。同时期大众全球销量仅有224.4万辆,同比下滑了3.8%。

财报表示,在北美地区和南美地区,大众汽车的销售业绩有所增长;然而,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却非常显著——而这,正是大众命脉所在。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34.5万辆,同比下滑7.4%。而比亚迪上半年销售汽车数量则超过了160万辆——毫无疑问,大众已经失去了曾经的中国市场霸主地位。仅今年8月一个月,上汽大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2%,一汽大众则下降了17%。

说起大众这一年来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可谓是“跌跌不休”。连大众CEO奥博穆在员工大会上都忍不住承认:“以后不再会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大众,真的干不过中国的竞争对手了。

为了“三年内降低间接成本20%”,大众一边关工厂,一边还在裁员。9月21日,据彭博社爆料,大众汽车在中国集团层面的裁员数量将达到数百人;而在德国,则更是要削减3万多个工作岗位。据悉,德国大众的1.3万名研发员工中,至少将有4000人失业。

这可在大众的德国员工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且不论你大众作为一个拥有30万员工的德国国民大企业,如此大动干戈地裁员,将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以前进公司的员工都签订了大众的“就业保障协议”,这一协议已经有着30多年的历史,原本直到2029年,都可以保障员工的工作岗位。现在,说没就没了?

消息一出,大众员工纷纷罢工示威。连德国工会都称:大众此举“动摇了大众汽车的根基”。工会与大众因此发起了谈判,大众管理层谈判代表阿恩·梅斯温克尔却表示:大众面临危机之时,“需要员工们的贡献。”

以往当牛做马,念不到半点好;现在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是开除员工?谈判最终宣告破裂。大众拒绝了员工们有关加薪、反对裁员等要求,工会则表示要接着罢工。到现在,这事儿也没个解决。

有内忧又有外患,从“销冠”跌落神坛

大众在中国市场销售业绩下滑严重,这实在地扼住了大众的咽喉。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来说真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最新数据的占比来看,中国市场在大众的全球销量中占比达到了30.9%。而在大众的巅峰时期,中国市场一直贡献着大众在全球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大众一年卖700万辆车,其中300万辆都是咱们中国人买的。

现在大众在中国市场日薄西山,管理层可不得急吗?

早在1984年,大众汽车就与上汽合作,成立了“上汽大众”,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从此开启了中外合资造车的老传统。

紧接着,在1991年,大众又与长春一汽合作成立了一汽大众。这几十年中,这两个合资车企可以说在咱们中国老百姓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从进入中国市场之处的1984年开始,直到2023年的近40年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一直位居榜首,也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可以说是成为了咱们的“国民车”。桑塔纳、捷达、帕萨特、斯柯达等经典车型,经济耐用,深受中国家庭的喜爱。

然而,这一切光辉事迹,终究还是逐渐暗淡了。大众雪崩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没抓住电车最初的红利期。

早在2018年,大众就宣布了全面转向电动汽车的战略,此举在一列传统车企中是遥遥领先的。然而,不知为何,大众的电车产品却迟迟推不出来。

为了实现电气化转型,大众集团曾在德国的茨维考工厂进行了大改造,投入资金高达330亿美元,成效却不显著。原计划在2023年发布的一些车型,如保时捷Macan EV、奥迪Q6 e-tron等,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延期到了2024年。

奥迪Artemis技术平台以及宾利2030年电动化的目标,看来也无法如约而至。

与此同时,电动车市场却在持续显著增长。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辆,渗透率到达了14%。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同样显著。2024年8月,国内的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历史性的54%,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了50%——可以说,传统的燃油汽车市场已经被急速吞噬,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或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个时期,特斯拉、比亚迪、宝马、奔驰、通用汽车,甚至是“新生代”的蔚来等,都走在了大众的前面,领先占据了全球的电动车市场。这成了大众业绩开始滑坡的导火索。

“内忧”迟迟无法解决,“外患”又接踵而至。近年来,由于各种外部原因的冲击,世界各地经济增长速度皆十分缓慢,人们对房、车的需求本就低迷。

而由于俄乌冲突,欧洲能源成本急剧上升,再加上近几年来的劳动力短缺,各类成本增长势头都很凶猛。不仅是大众,欧洲各行各业工厂都在面临倒闭危机,对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在大众的最大面向市场之一的中国,则有了越来越多的“平替”。十年前,咱们老百姓之间谁拥有一台大众,那是真牛;到了现在,却越来越觉得这德系车、日系车落后。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企业深耕电车,电池技术、智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等方面都已领先世界,本身质量和用户体验感越来越好,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谁还买那外国车?

时至今日,比亚迪已经打开了泰国和澳洲的市场,蔚来更是已经在北欧最繁华的地段开起了体验中心——咱们国产车,已经在稳步走向世界。

有网友发表评论:“我打心底里觉得,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已经碾压了一众合资车。开着自家造的车,心里特别舒坦,更是自豪!”这很好地暗示了我们,为何大众现在在中国市场不吃香了。

大众还能起死回生吗?

内忧外患双管齐下,现在的大众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大众是否还能赶上最后一波新能源车的风口,起死回生?还是就这么退出历史的舞台,淡出我们的视野?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现在的大众,正在通过加强合作来弥补短板。目前,大众已经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技术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的电动车型,预计在2026年,我们就能在市面上看到它;奥迪同样与上汽达成了合作,要共同开发智能网联电车产品。

对于集团人员优化问题,大众似乎还没有抬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方案。新闻报道,在德国工会与大众进行谈判期间,多达3000多名工人在谈判举行地发起了示威。

工人们高喊口号,手举标语,点燃烟花,以表达对大众管理层的不满。更有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想“狠狠地踹董事会的屁股”。

显然,众怒难平。而如果不摆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不解决内部问题,大众绝无精力再处理好外患。

当初新能源车出现,老牌车辆制造商纷纷看不起,认为是“玩具车”。时至今日,却人人争相推出更先进的新能源车产品,只期望能占领多一点点市场份额。一个企业如果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那么哪怕只是错过了一分一秒红利期,全球市场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众汽车虽然目前面临重重困境,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能妥善处置内部问题,对外展开广泛合作,仍能抓住新能源车的风口,为自己搏一个未来。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