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馆阁体的认识大多是从历史书中,当年我们从中了解到馆阁体和八股文这些科举制下的产物,和他们在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利弊。而一些书法爱好者大多是从清代和当代一些书法评论中了解到的馆阁体。客观来说,对于馆阁体,批判者多,褒扬者少,但大多人其实连真正馆阁体是什么,馆阁体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都还不知道,就跟着人云亦云了。
馆阁体作为一种书写风格,它是清代科举考试中通用的一种字体,当时很多文人都写,但是他们大多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才写,例如考试的时候和写奏折的时候,而在业余时间舞文弄墨的时候大多时候是不写的。也就是说,练习这种馆阁体只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写一写而已。如果文人们自身对书法有爱好,还可以博采众长,再去学习和创作其他风格的书体,馆阁体制度本身对他们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并没有什么限制。
清代晚期对于馆阁体的批判,大多数时候是对帖学的批判,而不是针对的馆阁体。当时确实是帖学发展的瓶颈期,一些有识之士对于书法的发展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于是提出“宁拙勿巧”的理念,意图来破解帖学发展的困局。而当时无论是帖学领域的书家还是碑学领域的书家,他们本身是都会写馆阁体的,因为他们也是从科举过来的,有的时候需要使用这种字体。但是馆阁体本身并没有影响他们在帖学或碑学领域拓展自己的书法。
而当代对于馆阁体的批判,大多数时候是人云亦云,把馆阁体拿来作为批判对象,以突出“务追险绝”的创新理念。有时候还会把所有写楷书的人都列为馆阁体的书写者,这实在是有点驴头不对马嘴,批判错了对象。
而馆阁体作为特定情形下使用的一种字体,就像我们的课本就要用宋体或楷体印刷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统一风格便于识别,你不能再把我们的语文课本也批判一下吧?
所以,我们对于馆阁体的批判,其实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过于夸张的批判,这种批判,在书法多元化的今天毫无意义。如果说这种字今天已经没有了实用场景,我们可以不写,但是也不能把写楷书的人都列为馆阁体批判对象吧?
如果说,写过馆阁体的人,会有意无意之间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掺入馆阁体的元素,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因此就说馆阁体限制了书法的发展,就有点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