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长子患精神病,次子车祸身亡,三子被炸死,只有私生子善终

峻辉聊过去 2024-10-11 15:44:39

张学良,中国历史上一个悲剧与传奇色彩并重的人物。

一场西安事变,让张学良坐稳了“爱国将领”的名号,同时也让他身陷囹圄半个多世纪。

在35岁的风华岁月,惨遭蒋介石软禁,后半生可谓是惨淡无比。

更让人感慨的是,没了父亲陪伴的张学良子嗣们,也大多命运凄惨,甚至让张学良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长子张闾珣患上精神病

张闾珣,张学良的长子,其生平经历与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尤其是在他患上精神病直至病逝的过程中,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张闾珣生于1928年,自幼生长在显赫的张作霖家族中,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家族的宠爱。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也深刻影响了张学良一家的命运。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这一软禁就是半个多世纪,而张闾珣与家人也因这一变故,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

1941年,张闾珣随母亲于凤至及家人移居美国,以逃避战乱。

然而,远离故土的陌生环境,以及父亲长期无法团聚的痛苦,对年幼的张闾珣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加之,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家族的财富急剧缩水,生活条件大不如前,这些因素都为张闾珣的精神健康埋下了隐患。

张闾珣开始出现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情况。

起初,家人并未过多注意,以为只是一时的情绪波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症状,最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不得不进入英国的精神病医院治疗。

家人为了给张闾珣治疗,倾尽全力,但精神病的治疗在当时并不成熟,加上张闾珣的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张闾珣大部分时间在精神病院中度过,时而清醒,时而陷入病态。

于凤至意识到,儿子的病情一定程度上是思念父亲所致。

她立刻向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发去求助信,让张闾珣得以回到台湾,与父亲重聚。

1975年8月14日,张闾珣抵达台湾。

彼时的张学良,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自己尚且需要他人照顾,却每日牵挂儿子的病情,为照顾儿子,争取延长其寿命默默努力着。

只可惜,张学良的悉心照顾,并未让张闾珣恢复健康。

1986年的一天,张闾珣正在医院与人聊天,忽然脸色大变。

周围人见状,立刻找医生帮忙,但已经无力回天。

1986年9月19日,张闾珣病逝于台北,张学良痛失长子。

次子张闾玗车祸罹难

张学良次子名为张闾玗,去世时间比哥哥还早。

张闾玗他自小性格开朗,好动爱玩,与哥哥有很大的不同。

他爱好运动,最喜欢骑马、跑步、打网球和高尔夫球,这一点与张学良很像。

对此,张学良回忆说:“老二爱打高尔夫球,老大也爱打,没有老二打得好。他们两兄弟从小时候开始,就跟一位高手学习。”

据了解,那人也是张学良的朋友,虽说不是专业运动员,但技术很好,也很耐心的教两兄弟。

张闾玗二人从小受到专业训练,所以高尔夫球技术很不错。

那时候,顾维钧有段时间遭国民政府通缉,跑到奉天避难,整天没事。

张学良和两个儿子,就经常陪他打高尔夫球。

张学良回忆说:“闾玗高尔夫球打得真好,我有时候都打不过他。我们在英国期间,他也就十四五岁,就是他陪我打球。”

然而,父子间的温馨时光,也随着西安事变到来戛然而止。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当时于凤至正带着几个孩子在国外生活。

闻此噩耗,于凤至在对子女稍做安排后,即于1937年初回到国内陪伴张学良。

起初,张闾玗的生活状态还算过得去。

只是从小被溺爱的他,远隔重洋仍然时不时向张学良夫妻,提出经济要求。

在国外期间,张闾玗的生活一直很奢靡,甚至欠下巨额债务。

张学良自身难保,多亏了宋子文的热情相助,才帮他还清债务。

此后,宋子文又按时每个月给他发放生活费,这才让张闾玗在国外衣食无忧。

对于张闾玗的下场,坊间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他早在1958年便遭遇一场车祸,重伤去世。

也有相关资料记载,张闾玗自年轻时就烟不离手,抽香烟抽的很凶,结果晚年患上严重的肺水肿,结果于1986年罹难。

还有一些资料记载,张闾玗死于1981年,死亡原因不明。

由于张闾玗早早离开国内,长期远离家乡,外界有关他的消息也少之又少。

因此,张闾玗的具体死因,至今仍没有定论。

同样对死亡一事有所争议的,还有张学良三子张闾琪。

三子张闾琪被炸死?

张闾琪作为张学良的幼子,性格老实厚道。

小小年纪,便懂得尊长爱幼,体贴下人。

他虽是兄弟中最年幼的一个,但聪明程度却远远超过其两个兄长,为张学良引为至爱。

有关他的下场,坊间一种观点是死于爆炸。

即日本关东军为报复张学良东北易帜之举,利用其爱子闾琪病重之机,悍然制造一起X光胸透机爆炸事件,由此造成闾琪的意外身亡。

此说法广为流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是病逝说证据更足。

据记载,1929年闾琪染上肺结核。

虽然张学良遍请名医,于凤至精心照料,依然没能救治闾琪。

张学良曾在口述历史中提到爱子闾琪之死:“老三闾琪,早就死了,死在奉天,也葬在奉天了。他也是结核,他是肺结核,十一二岁就死了。那时候肺结核很难治,要是现在,结核就不算难治的病了。”

张学良的回忆,让后世明确了张闾琪的死因。

同时,当时中国几大出名报刊,也都证明了张闾琪夭折一事。

比如《北洋画报》、《盛京时报》、《大公报》等报刊,均在1929年7月中旬,对张闾琪死亡消息进行了确切报道,证明他的确是死于肺结核。

经比对内容,其中最权威、最详细的是1929年7月14日《大公报》上题为《张学良前晚去而复返之真相》的报道。

全文如下:“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氏,前晚专车离津后又折返,因第三公子抱病甚重,需要乃母看护。至八日下午十时四十五分,三公子医药无效,与世长辞。

张氏当时大恸,且因于夫人体质多病,令公子病逝而张竟无电话回奉以慰之,恐悲伤益甚。

结果于夫人亲自接谈,允来北戴河迎迓,故张亦即遣返车站,饬车开行,时天已大明。

法租界三十二号张宅只有亲近数人相伴,张则悲戚异常,涕泣不止,闻第三公子聪颖过于常见,夫妇特加钟爱,突焉夭折,甚所伤心云。”

这篇来自媒体的报道,细致记述了张学良何时得知爱子去世,之后有何反应,如何回家为儿子办理丧事,甚至是之后张家人的各种反应。

可以说,通过这一报道,让后世看到了张学良为人父、为人夫尽责温情的一面。

此外,在《盛京时报》的相关报道中,虽对此事记述较少,仅寥寥数语,但其关键一句:“张司令长官之第三公子染患肺病医治无效……”

这与张学良晚年所述吻合,进一步验证了闾琪的死亡原因。

善终的私生子张闾琳

与几位正室出身的兄弟相比,反倒是身为私生子的张闾琳,最终落了一个善始善终的结局。

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独子。

1930年出生于天津,1935年至1937年间随父母居住在西安。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此后,张学良被软禁,张闾琳便随母亲赵一荻生活。

1940年,赵一荻决定陪伴软禁中的张学良,将张闾琳托付给美国友人伊雅格夫妇抚养。

张闾琳在美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毕业于加州大学,主修航天专业,并最终成为一名航天专家。

他在美国成家立业,娶了陈淑贞为妻,陈淑贞是陈济棠的侄女。

两人共育有二子,长子张居信和次子张居仰,均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张闾琳虽然在美国成长和学习,但始终不忘自己的中国根。

1994年,他首次回到中国大陆,前往家乡沈阳祭祖扫墓,这也是他代父了却的遗憾。

与父亲相似的是,张闾琳的寿命也极为长久,一直活到了93岁。

直到今年8月13日,才在美国辞世。

至此,自张作霖起的张家第三代人,全部离开人世。

结语

身为爱国将领的张学良,大半生在软禁中生活,这般下场已足够让人感慨痛惜。

但更令人惋惜的是,因为父亲的遭遇,张家几个子嗣的下场同样多灾多难。

患病、罹难、客死异乡...

唯有身为私生子的张闾琳,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下场。

参考资料

[1]韦公远.张学良的儿女们[J].乡音,1999,(09):40.

[2]康艳华.张学良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J].百年潮,2016,(09):73-75.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