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火炮威力惊人,清军红夷大炮竟成摆设?

关河有五十州 2024-10-03 13:04:34

在缅甸内战中,雍籍牙一方得到了英国的军事援助,而其对手则获得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并有成建制的法国士兵直接参战。内战结束,雍籍牙的军队不仅打败对手,还俘虏了数百兵法国士兵,重建王国后,以雍军为基础建立的缅军又把战火扩展至周边邻国,这使他们的实战能力迅速上升到亚洲一流水平。

缅军普遍配备火器,据曾与缅军交战的将官称,他们主要使用一种名叫“自来火”的鸟枪,现在看来,其实就是当时流行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新式洋枪,即燧发枪。燧发枪虽然与鸟枪同属滑膛枪,但因为不使用火绳,简化了操作过程,所以射速和射距都要高于鸟枪,可以做到每分钟发射一次,射程达到八十步远。它的火力和杀射力也更大,普通鸟枪弹丸的重量大约在十几克左右,缅军燧发枪的铅弹则“率五六钱以上”,超过二十五到三十克。

缅军同样使用火炮,且炮弹有“重至五六十两者”,这种炮弹按当时的西方标准属于六磅炮,与当时清军惯用的红夷大炮处于一个级别,如果再加上他们几乎人人都持有的燧发枪,其武器的优良程度事实上已超过清军。

缅军武器好,也会打仗,诈降、抄袭、避实击虚等战术可谓层出不穷,战术运用方面比清军要灵活高效得多。据前线清军反映,缅军打仗还常常不择手段,例如将靠近缅甸边境的老百姓驱赶在前,称之为“肉挡牌”。两军交战时,先被枪炮击毙者多为“肉挡牌”,躲在后面的缅军伤亡反而不大。

与缅军相比,清军的状态和表现称得上是一塌糊涂。前两次征缅战争,清军在前线所使用的主力部队均为云南绿营,云南绿营平时无人加以整顿,军纪废弛已久,能够调集的士兵多数都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他们原本分散于全省各地,远的离集结地点近有数十个驿站之隔,近的也要经过好几个站,士兵们仓促启程,刀枪、火药、火绳及衣物口粮都需自己携带,其中光衣物口粮就不下数十斤,携带着这么重的东西,他们要走上百十里路才能到达集结地,且经过之处多为高山陡坡,故而到达时已经个个疲惫不堪。

按规定,清军每一百名步兵就要配备十名骑兵,十名骑兵除每人有一匹骑乘的战马外,另有十匹马用来驮载锅盆帐篷之类物品,中途如有驮载之马倒毙,即以战马替换。由于中途已提前耗尽了气力,这些战马就跟它们的主人一样,到了目的地全不中用。

清军疲于奔命,缅军以逸待劳,仗能打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有人经过访察,发现整个云南绿营里面,仅昭通等四镇营兵尚敢与缅军对阵,其余皆退缩不前,交战时常常一触即溃。明瑞赴滇后经过调查,认为这些问题全都存在,他同时指出,领兵将领也对此负有责任,除少数外,大部分将领都不知体恤士兵,明明士兵已经体力透支,每天晚上还逼着他们伐木树栅,自己则不谙战阵,不识地势,无谋无勇,根本无法担起指挥之责。

1 阅读: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