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8个大灯笼出自谁之手吗?
从1949年开国大典挂上,到1994年历经45年才被摘下,如今依旧完好如初。
而谈及它们荣耀退役后的归宿,竟是在一场慈善盛宴中,以1380万的惊世之价成交。
成为了众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国宝象征。
记忆拉回1949年,见证这8个大灯楼的诞生。
1949年9月2日,彼时距离开国大典还剩28天。
周总理作为主要负责人,亲自拍板决定在城楼上悬挂巨型红灯笼的盛举,并立即部署行动。
然而,这一壮举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难题。
北平城内的能工巧匠,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竟无人敢于应承。
原来,设计师笔下的每一盏灯笼,皆是匠心独运的巨作:
高达2.23米,周长8米,重量更是惊人地超过80公斤。
在那个时代,如此规模的灯笼制作尚属空白,无人敢轻易涉足这片未知的领域。
就在众人火烧眉毛之际,老工匠们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曾服务于清朝宫廷内务府的尹师傅,他乃是为皇家御制灯笼的大师级人物。
技艺超群,一人顶百人,这项工程恐怕只有他才有能力接手。
听闻众人大喜,跑遍城中所有澡堂,才找到这位老师傅。
听到要为开国大典的城楼做灯笼,尹作滨老人一口回绝了。
说怕做不好,株连九族,他还有两个年轻的儿子,他不能临老再给他们带来祸患。
这个借口,让文工团的众人哭笑不得,告诉他,如今已经是新中国,没有以前诛九族一说了。
最后尹师傅在众人的一再保证下,也是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一对红灯笼价值1380万,被视为国宝悬挂天安门45年,他出自清朝内务府老师傅。
那么这些灯笼为何会这么贵呢?
尹师傅知道,国家能安定下来,全靠解放军同志们。
虽然从清政府倒台,他再没出过手,但既然众人已经找上了他,他也不多推辞。
接下这个任务,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之后,他带着两个徒弟前往了天安门。
走上曾经皇上走过的道路,他忍不住跪下,拜了几拜。
吓得众人赶紧搀起来,好一顿劝,才作罢。
文工团的人,为尹师傅准备好了材料。
尹师傅也不含糊直接带着徒弟,开始制作那巨型灯笼。
要知道巨型的灯笼可不好做的,其使用的材料和尺寸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在制作好第一个灯笼框架后,众人本以为这是开了个好头。
不想第二天,灯笼的框架就出现的数道开裂。
原来是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导致竹子开裂的,尹师傅仔细检查过后,告诉众人是材料的原因。
原来巨型灯笼骨架所用的竹子,做普通灯笼尚可使用。
但做巨型的灯笼却不行,这意味着他们又浪费了一天时间。
面对如此难题,尹师傅也有对策。他找上了文工团的领导,说要回老家一趟。
因为他老家的房梁,可是用的韧性极好的苦慈竹,那是制作大灯笼的最好材料。
但布置现场的负责人一听,当即拒绝了。
表示如果因为制作灯笼拆了一位老人家的房子,这委实不妥。
况且这一来一回的路程,恐怕也赶不上制作灯笼了。
但尹师傅却拍胸脯向领导保证,他绝对会按时完成任务。
众人违拗不得,只能随他回了老家,将房梁上的竹子拆下来了大半。
清朝老师傅立大功,为开国大典做灯笼,连老家房子都拆了。
从老家拆下合适的竹子回到天安门后,尹师傅亲自劈竹子裁剪。
得到制作灯笼的一条条宽度相等的竹笺,再制作灯笼的框架,这一步是最艰难的。
要控制这些竹子弯折到同样的弧度,形成一个近乎苹果的形状,才完美。
这期间,尹师傅和两个徒弟都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吃住在现场,夜以继日的制作。
老人的双手布满了划痕,但却没有一句怨言。一鼓作气做好了8个灯笼框架。
这之后就是粘布面,尹师傅依旧亲力亲为,将布面剪成枣核形状。
将其拉平糊在上面,最后染上人工合成的颜色。
奋战几天几夜,终于开国前夕,将所有灯笼都赶造了出来。
8个红灯笼不仅巨大,还极精美,其纯正的中国红如烈焰般跃动,点亮了现场每个人的眼眸。
洋溢着令人欢欣鼓舞的热烈氛围。
随后,二十余位战士齐心协力,将这喜庆的使者稳稳送上城楼,悬挂于高处。
让赶来查验结果的周总理赞不绝口,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周总理等时代巨擘齐聚天安门城楼,共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而此刻,那八盏醒目的红灯笼犹如忠诚的卫士,静静伫立一侧。
为这场盛大的庆典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增添了无尽的喜庆与辉煌。
在接下来的四十五载春秋里,它们默默见证着国家的崛起与繁荣。
每一分每一秒都镌刻着时代的变迁。
直到1994年,天安门重新装修,几个大灯笼才被取下。
被天安门委员会妥善回收,珍藏起一段段不朽的故事
然而,其中一对红灯笼的命运却未止于此。
它们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被国家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希望工程,继续发光发热。
在慈善拍卖会上,这对红灯笼被拍出了1380万高价。
不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与光明。
也让这份传统与美好的象征得以延续,绽放出最后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