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恺然:太极径中径(四)【收藏】

京京聊太极 2024-06-23 11:42:17

练太极拳的人,谁都知道架子是练体,推手是练用,可是练体和练用是不是两回事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先明了太极拳的是甚么?用又是甚么?

练体离不了十三势,练用也离不了十三势;除却十三势,没有太极拳,也没有推手。

「十三势」是掤、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这也是谁都知道的,可是一般练太极拳和练推手的人,是不是注意到每一个动作的十三势呢?

当然有许多知道要在这方面注意的,但也还有不少人只知道依样画葫芦,不在这方面用心。

不知道在十三势上用功的,敢说练体得不了体,练用也得不了用;因此十三势歌上说:「不向此中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练架子,是练推手所用的体;练推手,是练架子所得的用。可说整个的体都是用,也可以说整个的用都是体。

照这样说来,练架子练推手,不是没有分别吗?有的,我把古人太极拳理论中属於推手部分的条文,录在下面,逐一加以注释,再综合起来作一个总结。并将我个人研究推手的经过写在后面。

《太极拳经》:「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刚字是采取攻势的意义,并非强之刚,并非刚劲之刚;例如推手的掤、挤的两个动作,是采取攻势的。柔字是采取守势的意义,并非柔弱和柔软之柔;例如推手之履、按两个动作,是采取守势的。刚柔不过是攻守对立的两个代名词,完全是用意的、用势的,不是用刚强之劲来攻打的。

对方用掤、挤两势来逼,我用履、按两势去化解它,这个动作叫做走。顺背是得势与不得势的区别,能保持重心则失势为背,如我方用掤、挤去攻逼,意图使对方失势,这动作叫做粘。又说:「动急则急用,动缓则缓随。」这是□采守势的说法,学者不可误认为是自已不作主,缓急随人。须知攻击在人,应敌在我,我能随敌缓急,从容应付不失重心,可说已尽太极推手之能事了。

又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太极拳就是一种轴心运动,所以《行功心解》上:说「身如车轮,腰如车轴。」既是身如车轮,则左重向左转动,右重向右动,乃当然之理,容易明了;不过要练得娴熟,得心应手,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又说:「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前三句皆引劲落空之意,就是说如果他仰攻,我引得他更高,他俯攻我引得他更深,他直进我引得他更长。总之是顺他的来势引向空处,不抵抗,不截击。第四句是说明退不得,彼进我退,便是自促,无论练架子、推手,都忌直进直退。《行功心法》说:「进退须有转换」,便是说明不能直进直退的意思。例如「搂膝拗步」的进,必须兼带左顾右盼的姿势。「倒撵猴」的退,也是一样要向左右转换。其他一切进退的动作,都是如;此因为转换便是以退为进,不是真退,真退就是败了。所以古人拳谱有进、退也;退、亦进也的说法。

《纪效新书》上也:「步步向前,天下无敌。」又:「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就是:推手须练到触觉十分敏锐,就是一;片鸟毛、一个蝇那样轻微的东西,落到身上也能察觉。不许它停留站脚,因为鸟毛不到平稳的地方是不能停留的;苍蝇的脚不能站稳,是不收歛翅膀落下的。这是极力形容太极推手之轻灵,绝对不许对方借力的意思。这是推手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又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推手极娴熟后的境界。推手的作用,主要是锻链触觉,术语谓之「听劲」。就是利用两手,尤其是十指的罗纹探听对方动作的意向和劲路;而我则处处意在敌先,使对方来不及防御。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鑫著有《太极拳谱》,关於推手的有两句话说得最好:「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神就是利用我手上的神经,探佑对方的来势再凭藉我的智慧,隐藏我的攻击;这样便到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又说:「单重则随,双重则滞。」这两句话是练推手最要注意的,必须时时刻刻用实际行动去体验它。若不认识这个理,论根本谈不到会太极拳,祗停留在感性上的认识;不在推手上下几年苦,功也还谈不到随机运用。这两句话解释起来,却是极平常极容易了解的。前面说过:「身如车轮,腰如车轴」,试想车轮著地,哪有两个重点?若有两个,便推不动了。所以《太极拳谱》上说:「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因有缺陷凹凸便不能圆,不圆就双重了。

有人解释双重说,两脚同时著地,两手同时打,击是双重;一脚一手是单重,这是极端错误的解释。我们要知道单重、双重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太极拳只是轴心运动,找著了轴心所在,则触处成圆,处处单重;找不著重心,则触途成滞,处处双重--岂但两脚两手,就是一个指头,也免不了双重。陈鑫的《太极拳谱》上说得最好:「精练己极,极小亦圆。」凡圈皆有轴心,由轴心发出来的圈,便无缺陷出处;无凸凹处,那得有双重?

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太极就是圈的中心点,向外半弧为阳,向内半弧为阴,阳的作用为粘为攻,阴的用为走为守;粘又是走的准备,走又是粘的准备。所以下面紧接著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又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所谓阴阳、拈、走、刚柔、粘、连者等等,都是攻守两个动作代名词,攻里已有守,守里已有攻,所以谓之相济。认识了这个,便等於懂劲;在懂劲的基法上做功夫,才能到愈练愈精。

又说:「于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太极推手在随机运,化本身不可有丝毫安排待的心思,这就是谓之拾己从人。也就是说要在本身确实做到圆活轻灵的地步,才可以随人粘走,亮无障?。但是有许多人认舍己从人四字,以为要从对方研究来势,早按排一个如何应付的心思,这便是舍近求远了。

以上标举的,都是山右王宗岳所著《太极拳经》中,属於推手的理论。这是太极拳最高深、最精确的学理,非细心体验,不能有得。

《十三势行功心法解》说:「发劲须沉著松净,专主一方。」发劲须在推手时发劲练劲,才能沉著,才能松净;又必须在沉著松净的两个条件下发出去的,才是内劲,不是拙力。专主一方四字,看上去似很简单,实际这里面包含时间、地位、方向等三个要素,有一个不适合,便是沉著松净的内劲,也发不乾脆。因此必须在推手的时候,一方面准备接受发劲,不走不化;一方面专心按规律发出,去练手既熟,方能一触即发,发无不中。  

打手歌说:「掤、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掤、履、挤、按是由曲中求直的四个动作名称。这四动作里面包含了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九个动作。说掤、履、挤、按须认真,就等於说十三势须认真,十三势歌第一句「十三势势莫轻视」,就是要势势认真的意思,能主於腰上下,自然相,随能相随即能化解对方的攻势,因此说「人难进」。十三势歌第二句「命意源头在腰际」也就是这个意思。

又说:「引进落空合即出,拈连粘随不丢顶。」随著对方的来势,引向空处,引到和我的出击条件相合时,便行出击。这引字有两种意义,一是因势利导,一是故意破绽,引他冒进。陈鑫《太极拳谱》上说:「虚笼诈诱,祗为一转。」所谓虚笼诈诱,就是引进落空,这转字就是出击。

此中前辈说:「推手祗在不丢不顶中讨生活。」不丢是不脱离对方的手,不顶是不抵抗对方的手,这中间包含拈、连粘、随四种动作。拈、粘是属於不丢的,随、连是属於不顶的。就是说,对方进,我用连、随;对方退,我用粘、拈。

这打手歌,虽是初步入门极简单的法则,但不经口传面授,那么即使图立说,千言万语,也属无益。所以十三势歌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的说法。甚么叫做法自修呢?就是要依据上述的法则去自修,君不依法则,自修也是徒劳。平江李昌罗《拳经》上:「学而不练,负师之传;练而无规,成艺之病。」可见推手必须重视这个法则。

以上就社会上最流行,为一般爱好太极拳者所熟知的理论,加以简单的解释。因本人学识有限,所解未必正确,但敢肯定的向诸位同好者保证:没有一句不是秉承名师传授,加以本人三十年实际体验得来的。如今再将我实际体验的所得作一个结,论再将我卅年中学习太极推手的经过,作一个简单的?述,以供爱好推手者的参考。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1